杨伯钢(右)在天安门广场三维激光测量现场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科普时报记者 陈 杰
(资料图片)
最美科技工作者
“测绘,不是人们印象中身穿马甲、扛着测量仪器的工作人员满世界测量,然后用鸭嘴笔、圆规绘图的代名词。”在北京市规划展览馆科技感满满的展厅里,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杨伯钢告诉记者,作为一个技术密集型行业,测绘已然跟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黑科技”高度相融,并且扎根到各行各业,成为不可或缺的存在。
作为一名为北京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老兵”,日前,杨伯钢在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市科协等部门组织开展的2023年北京“最美科技工作者”遴选活动中成功当选。他直言,“最美科技工作者”是对他个人40年执着追求的认可,更是对整个测绘行业的认可,希望藉此能让公众了解并支持测绘行业和测绘人,吸引更多的青年才俊投身行业发展。
专注四十年只为做好一件事
1983年,大学毕业的杨伯钢进入到测绘行业,即使如今已退休,他依然奋战在测绘的科研一线。
“入职就从事工程测量,长期的户外作业确实很辛苦,但自己心中一直有着‘测绘是尖兵专业’的自豪感。”杨伯钢说,从事测绘工作40年以来,自认为最具代表性的工作是建成了数字化的北京市地下管线信息系统,最具挑战性的工作是北京冬奥会全生命周期工程测量服务保障任务。
为解决城市地下管线测绘难题,杨伯钢带领团队研发出地下管线无接触智能全息调查探测系列技术,实现了智能化全息调查、采集和处理。他提出的复杂地下管线及周边病害智能识别与修复技术,构建了多源数据融合的城市地下管线三维智慧平台,成果在北京等特大城市规划建设、城市管理、应急保障等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接到北京冬奥会全生命周期工程测量服务保障任务时,难以想象的困难让不少同行都打起了退堂鼓,但这反而激发了杨伯钢战胜困难的决心,他工作中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既然没有先例,我们就把工程当作科研来搞”。正是靠着这样的毅力和精神,他和团队突破了无人机无法进入山区低空测绘的技术难题,并首次创造性地把先进的三维技术运用到冬奥会中,得到了冬奥组委的高度认可。
40年来,杨伯钢带领团队完成国家重大工程和科研项目数十项,获国家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省部级(学协会)科技奖50项和优秀工程奖61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6项,出版专著22部,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编制国家标准等30部。
“测绘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呈献出跨界融合的态势,需要从业者穷其一生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适应和不断进步,庆幸自己是这么做下来的,这也是我40年如一日坚持下来的主要原因。”杨伯钢坦言,测绘属于“幕后英雄”,工程完成后荣誉都属于设计者和建设者,但当楼盖起来、路修好了之后,测绘人心中依然会充满无限的欣慰和无以言表的自豪感,而这也正是测绘的魅力所在。
多学科融合为测绘插上翅膀
从业40年,杨伯钢见证了测绘行业从最原始的图到数据、从信息化到数字城市智慧城市的变迁,地理数据和测绘信息已经成为各行各业数字化的基础底座。他表示,测绘行业的数字化和智能转型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但这是一种发展的必然趋势,测绘人需要转变理念跟上这个节奏。
2020年9月,杨伯钢接到了“天安门地区三维立体实景管理系统建设”项目,项目政治性强、关注度高、任务重。他统筹了5个生产部门的180余人,按时且高质量地交出了一份要素全、粒度细、定位准、数据新的超精细化三维立体实景数据管理系统成果,用数据技术塑造了一个“数字孪生”的天安门。
杨伯钢透露,目前三维相关技术已实现了建筑、文物、遗址的“数字孪生”,除了实景数字天安门的构建外,三维立体实景中轴线、首钢园区炼铁炉工业遗址、汶川地震什邡市的震后遗址等珍贵的场景,都已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留存下来。“这些数据场景不论是作为历史存档,还是对日后保护、修复、管理都意义重大。”
“测绘,就是基础数据+专业属性+分析应用+智能化,去做让公众都能用的东西,让信息替代人去“跑路”。”杨伯钢认为,测绘行业作为一个技术密集型行业,不断创新是其最鲜明的特色,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前沿科技目前已经与测绘产业密切相融,未来也必定会催生出更多的新产品、新服务和新业态。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