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长白山:创下史上最佳半年报 一年两旺季或成常态)
证券时报网讯,9月8日,长白山(603099)召开中报业绩说明会,2023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68亿元,同比增长507.78%;净利润1225万元,同比涨幅117.09%,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152.16%。长白山创下上市以来最佳中报。公司表示,国内旅游业复苏带来客流增长,长白山区域交通大幅改善,冬奥会带来的冰雪游热情空前高涨都提高了公司的营收能力。
旅游复苏超预期 长白山冰雪魅力绽放拉动双旺季
(相关资料图)
根据文旅部数据,2023年上半年国内旅游总人次23.84亿,同比增长63.9%,较2019上半年恢复度为77.4%;国内旅游收入2.30万亿元,同比增长95.9%,较2019上半年恢复度为82.7%。
长白山旅游复苏更加迅猛。2023上半年,长白山主景区接待游客66.1万人次,同比增长1135%,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11.2%。截至2023年7月末,长白山景区累计接待游客129.5万人次,同比增幅428.88%,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15.04%。
长白山冰雪魅力受青睐,公司向避暑+冰雪一年两旺季拓展。由于长白山冬季寒冷且持续时间长,客流较夏季显著减少,因此旅游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呈现“旺一季淡三季”特征。长白山位于世界公认的“冰雪黄金纬度带”,拥有世界顶级粉雪资源,雪质、雪量处于世界顶级水平,雪期长达6个月。中国旅游研究院预计,到“十四五”末期(即2024-2025年)冰雪季旅游人次有望达到5.2亿人次,旅游收入有望达到7200亿元。信达证券判断至2025年东北地区冰雪旅游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926亿元,冰雪旅游正在成为冬季旅游和冰雪经济的核心引擎。
2023一季度长白山主景区接待游客19.5万人,带动上市公司一季度营收和归母净利均实现历史最优。2023一季度公司实现收入6961万元,同比增长235.49%,相比2019年同期增长41.26%。2019年公司一、四季度收入在全年营收占比为17.4%,较16年的11.8%提升了47%。公司表示冰雪是长白山旅游发展的最大潜力资源,公司将依托“粉雪、林海、雾凇、温泉”等资源优势,引领绽放长白山冰雪魅力。未来公司要从夏季避暑拓展到冬季冰雪+夏季避暑两季旺季,同时推动春秋两季淡季实现旅游人数的平衡。
交通瓶颈大大缓解 资源优势将转化为资源红利
长期以来交通是限制南方游客到长白山旅游的瓶颈,而避暑+冰雪都是南方游客的心头好。随着机场扩建、敦白高铁、沈白高铁、长白山机场扩建等项目推进,长白山的“大高铁”时代到来,交通瓶颈问题正在破解,长白山客源吸引范围将进一步扩大,从近距离客源为主向中远距离客源市场拓展。
为提升机场运力,解决南方游客交通便捷度问题,吉林省政府和长白山管委会于2018年开始对长白山机场进行二期扩建,扩建后年吞吐量由55万提升至180万。2023年7月1日,机场扩建完成并整体启用,为华东、华南、华中等地旅客进入长白山提供更多的航班,推动释放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游客的旅游需求。
2021年12月沈佳高铁白敦段通车,长白山首次接入全国高铁网络。开通将省会长春和长白山之间的旅途从过去的4小时缩短到2.5个小时,大连、沈阳至长白山的最快旅行时间由原来的18小时07分、12小时56分分别缩短至5小时52分、4小时18分。沈佳高铁沈白段预计2025年开通,北京到长白山旅行时间有望缩短至4小时,沈阳到长白山旅行时间缩短至1.5小时;
高速公路方面,延长高速通车在即,2024年烟筒山至长春高速公路项目即将建成,根据吉林省交通运输厅数据,吉林省将于2024年底前启动白山至临江、松江河至长白高速公路部分控制性工程。随着长白山周围高速网络逐步建设通车,长白山和长春、白山、通化、大连等周边城市间的汽车交通更加便捷。
深度整合优势资源,发挥“景区+酒店+交通+营销”链条优势
长白山拥有欧亚大陆北半部最为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系统,是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自然保留地和首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誉为全球的“天然博物馆”和“物种基因库”。长白山兼具温带山地生态、世界黄金水源、世界级火山温泉、全世界最好品质的冰雪资源,先后获评国家首批5A级景区、首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首批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中国十大休闲胜地、中国十大避暑名山、全国最佳冰雪休闲目的地。
公司立足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拥有景区旅游客运独家运营权和聚龙温泉独家开采权;拓展了景区外、城区的游客运输、网约车、自驾租车、VIP包车等业务;打造温泉酒店;布局旅行社业务、景区管理输出业务,逐步向综合旅游服务企业发展。公司提出坚定“建设长白山世界级生态旅游目的地”这一目标,抓住“整合全域旅游资源”这一关键,实现“冰雪旅游第一股”这一突破,建设“实力雄厚、业绩优良、成长稳健、运作规范”的国内一流的综合性旅游产业集团。(燕云)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