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新闻网-主流媒体,廊坊城市门户

刖人守门鼎:信以守器 器以藏礼

2023-08-25 03:44:17 来源:陕西日报

刖人守门鼎。 记者 赵茁轶翻拍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对先秦时期的中原各国而言,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祭祀和对外战争。那时,代表最先进的金属冶炼、铸造技术的青铜,主要用于祭祀礼仪和战争。

如今,考古人员发现的诸多青铜器大多为礼仪用具和武器,以及围绕二者的附属用具。这些青铜器形成了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青铜文化体系。古人所铸的青铜器,不仅仅是冰冷的器物,更是中华民族灿烂辉煌文明的见证。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宝鸡周原博物院中的青铜器各具特色。其中有一件造型独特、设计精妙的青铜鼎,它就是刖人守门鼎。此鼎装饰有刖人造型,形似现在的火锅,不仅是一件实用器,也是见证我国古代刑罚的重要物证。

宝鸡周原博物院门上的刖人造型。 记者 赵茁轶摄

造型特殊的礼器

刖人守门鼎的现世源于宝鸡市扶风县农民一次偶然的耕作。1976年12月,陕西周原考古队在接到村民的报告后,紧急赶往扶风县法门公社的田间,发现了一个大型青铜器窖藏。这便是举世瞩目的庄白一号窖藏,也称微氏家族青铜器窖藏。微氏家族曾在商朝担任官职,受到历代周王重用。

庄白一号窖藏是一座埋藏丰富且较为完整的西周青铜器窖藏。得益于窖藏主人的精心保护,窖藏里的这批文物大多保存完整,基本维持着原本的样貌。

庄白一号窖藏共有青铜器103件。青铜器种类较多,有编钟、编铃、鬲、簋、盘、方彝、爵、鼎、簠、豆、觥、斝、尊、罍、觚、觯等。鼎是古人用来烹煮和贮藏肉类的器具,也是重要的青铜器种类之一。商周时期,我国进入了辉煌灿烂的青铜器时代。贵族们用大量青铜制作了食器,形成一套繁缛的饮食礼仪,以区别君臣、嫡庶、长幼的身份等级。

西周时期,周人在饮食方面的规范性和复杂性远超今人想象。那时,周人已经开始使用各种类型的青铜器作为食器,并且开始使用蒸、煮、烤、焖等方法烹制食物。刖人守门鼎很可能是作为“火锅”出现的,展现出西周时期独特的饮食方式。

吃饭在周朝的贵族生活中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从挑选食材、搭配菜品,到使用精美的青铜器,贵族们的饮食器皿和食物皆依据礼仪摆设。只有每一步都符合要求,才算得上是一顿完美的宴飨。

钟鸣鼎食是对贵族豪华排场的形容。鼎是青铜食器中的主角,可以用来煮肉、盛肉,形制上一般有三足的圆鼎和四足的方鼎。西周社会等级森严,鼎除了作为炊器与盛食器之外,也是贵族宴飨、祭祀等礼制活动时的重要礼器,起着明尊卑、别上下的作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藏礼于器”。西周列鼎制度规定天子享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卿大夫五鼎四簋、士三鼎两簋。周朝时,列鼎的数目代表着不同的身份等级。

宝鸡周原博物院讲解员权瑞雪在介绍刖人守门鼎。 记者 赵茁轶摄

设计精美的“火锅”

刖人守门鼎堪称庄白一号窖藏中最独特的鼎,通高17.7厘米,口横11.9厘米,口纵9.2厘米,腹深6.3厘米,重1750克。鼎为方体,双附耳,分上下两层。上层为可盛装东西的双附耳敞口容器,颈部有纹饰,四角外侧各有一个立体卷尾龙,口沿下装饰着云雷纹衬底的窃曲纹。鼎的容积为678立方厘米,大致相当于现在小奶锅的容积。

刖人守门鼎的下层为自由闭合的双开门,其中,右扇是一个受过刖刑的人的造型。受刑者裸体束发,仅剩右足,侧身屈膝作守门状。这部分可作为盛炭火的炉膛。底部四角铸有圆耳、尖嘴的怪兽,它们下垂的长尾构成方鼎的四足。

炭火易出烟。如果关了下层的门,则无法出烟,也看不到火的大小和燃烧情况;如果开门,热量则容易散出去。因此,只是设计了门还不够,还要开窗。在鼎下层两侧,就铸有方孔窗户,方便出烟。鼎的背面是镂空的窃曲纹,可以通风助燃。鼎下层“刖人守门”的门是加炭、拨炭、出炭的地方,底部的圆孔则有可能是向下漏炭火、灰烬的出口。

刖人守门鼎下层的内部可以烧木炭,保存鼎内食物的温度。因此,刖人守门鼎与大多数方鼎有区别,应该称之为温鼎,其功能跟现在的火锅或者保温锅相似,既可以煮食物又可对食物进行保温。

“守门奴隶遭受的被砍去左脚的酷刑在周朝被称作刖刑。因此,这件青铜鼎被称作‘刖人守门鼎’。”宝鸡周原博物院讲解员权瑞雪说。

在我国,目前发现这种装饰刖人造型的青铜器共有8件。1988年,在宝鸡茹家庄窖藏同样出土了一件刖人守门鼎,其整体造型为长方形,分为上下两层,上层用来盛放食物,下层用来盛放炭火。除宝鸡出土的2件刖人守门鼎外,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刖人鬲、内蒙古赤峰市出土的刖人守门方鼎和山西闻喜县出土的刖人守囿车都非常具有代表性。

刖人守门鼎的设计独具匠心,在青铜鼎中相当罕见。

古代刑罚的见证

中国的刑罚制度源远流长。《尚书》记载:“象以典刑,流宥五刑,鞭作官刑,扑作教刑,金作赎刑。眚灾肆赦,怙终贼刑。”《论语·为政篇》写道:“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创作于周穆王时期的《尚书·周书·吕刑》记述了5种刑罚:墨、劓、剕、宫、大辟。此外,古代的刑罚还有鞭刑和流放。

剕刑也称刖刑,指砍掉受罚者右脚、左脚或者双脚的刑罚。刖人守门鼎中的受刖刑者形象是西周刖刑的真实写照,证实了《周礼·秋官》中“刖者使守囿”的记载。考古人员在考古发掘中曾发现过刖刑的痕迹。在湖北盘龙城李家嘴的二里岗晚期墓葬中,殉人骨架下肢骨残失;在河南安阳高楼庄后岗的商代晚期墓葬中,殉人的骨架保存较好,同样残失下肢骨。著名甲骨学家、史学家胡厚宣据此断定:这些都是受过刖刑的殉葬人骨架。

上海博物馆青铜研究部研究馆员胡嘉麟认为,先秦时期刖刑呈现波折式发展。“商代社会中刖刑的使用比较普遍,但是在西周社会表现得并不显著。少数有刖刑遗迹的墓葬都不是有周文化特点的墓葬,有刖人造型的青铜器也不属于姬姓贵族。这些现象说明了刖刑在西周时期总体上处于衰落。这是由于西周统治者的统治思想发生了重大变化。”胡嘉麟表示,“周王朝建立之初,就非常注意吸取商王朝灭亡的教训,其统治思想转变为‘明德慎罚’。”西周中后期周王朝的统治力开始下降,刖人造型的逐步出现反映了这个时期的社会状况。春秋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都有大量关于刖刑的记载,并且在法律上以刖刑作为杀刑的替代。这标志着刖刑已经上升成为国家刑罚的主流之一。

商朝和西周的刖刑在传世文献中所见不多,但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记载比较详细。在《韩非子》中,有“天下之刖者多矣”的描写。《左传》中提到,“国之诸市,屦贱踊贵”。可见春秋战国时期被施以刖刑的人非常多,因此导致了鞋子被贱卖而假肢畅销。

西周时期的统治者以各种形式教化平民和奴隶。刖人守门鼎则记录下了当时的社会状况,成为当代人研究西周社会制度和刑罚制度的重要史料。(记者 赵茁轶 实习生 周家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