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节气”和“节日”两重身份的清明,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且因其传统悠远而有着深厚的积淀。清明的起源、祭拜的传统来自哪里?接下来,我们跟随记者去找找古籍中关于“清明”的记载。
禁火冷灶渊源久
(资料图)
祭祀节令国传家
我们中国的古代先人,在清明这一天,除了慎终追远、祭拜先人,还会做哪些事情?跟随记者到国家图书馆的古籍馆,一起翻翻古籍,看看古代人是怎么过清明的。
清明起源于周代的祭祀祖先的礼仪,后来慢慢与寒食、上巳三者合并为一个节日,它也是唯一个与节气相关节日。
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副研究馆员 赵大莹:关于清明的这个记载,从周代的礼仪文献里就有反映了,但实际上它真正定下来是节气,是在汉朝。
由于寒食“禁火”的渊源,因此在寒食有一种特别的仪式,就是皇帝“赐新火”。
在古代,“祭祀”也要严格遵循礼制。在宋代,平民不能建庙来祭祀祖先,他们把祖先的画像、泥塑牌位供奉在佛寺,被称为“功德祠”,只有皇帝、贵族、官僚才有建庙祭祀祖先的权力。直至明代,士、庶开始被允许建立自己的“家庙”,逐渐演化为后世的“祠堂”。
赵大莹:传统礼法规定只有皇家,还有品官,他们有权在家里祭祀先祖。一般的老百姓都没有,所以慢慢它才会跟寒食扫墓这些结合起来。然后变成普通人也可以在家里怀念自己的先人,并且有公共的假期可以安排这些事情。
从秦汉开始,休假制度日益完善。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寒食节已经十分流行,但尚未形成清明节。直到唐代颁布《假宁令》,规定官员享受节日、旬休、祭扫等个人生活相关事故假,清明与寒食正式合并为一个节日。
冷食付厨也为乐
踏青赏玩不愿归
在古代农业社会,清明节正是春草萌发,万物萌生的仲春时节,最怕“躁而生火”。古人不动火、吃冷食来体现顺应自然,敬畏自然的仪式感。但他们没有辜负“青青高槐叶,采掇付中厨”的鲜美,把乡野垄间新绿春色都藏进了餐食里。同时,在春花竞放中踏青赏玩,沿河折柳,尽情地拥抱春天。
古人选材自然,应时尝新。在《荆楚岁时记》《节序同风录》《随园食单》等古籍中,清明时节都有将艾草、青草汁水和入点心,做成糕饼等的记载。这些田垄间萌芽的新绿,后来又衍化成诸多形态:团、籺、粑、糍、糕、饼、饺、馃。用糕团果腹,以饷春天。
国家图书馆古籍馆研究馆员 任昳霏:现在知道清明节吃得最多的,大家最熟悉的就是南方地区普遍吃的青团、米糕、桂花糯米藕这一类糯叽叽的食物,它凉的时候也是软了,而且香糯可口。
北方清明时节温度较低,遵循不动火还相对好吃的原则,古人也有讨巧省事儿的办法。
和现代人相似,古人也讲求吃、喝俱备。牧童遥指,春城飞花,“甜酒”是必不可少的清明饮品。
任昳霏:有一本书叫《邺中记》中说“寒食三日作醴酪”,大致上可以理解为是轻微发酵的麦粥,有点像现在我们说的醪糟,就是喝一杯甜酒,或者是说相当于我们的醪糟汤圆。
“含哺而熙,鼓腹而游。”除了祭祀,古人在清明时节会饮酒连句作诗唱和,也会斗草拔河放纸鸢,开展各种民俗活动。
到唐五代,诗人韦庄的词句里就有宫人在一起蹴鞠,赢的一方会得到皇帝御赐的“白打钱”的描述。春花浪漫中舞动秋千,莺啼柳绿时折枝送友,古人清明的文化习俗流传至远。
祭祖始不忘归处
春日萌动待来人
一边有着对先人的怀念和祭奠,一边又有春来新生的期待和憧憬。那么我们要怎么去理解清明,从古至今,它又传递着中华民族怎样的文化气质和传统情怀呢?
国家图书馆古籍馆研究馆员 刘波:在《论语》里面有一句话,叫做慎终追远。祭祖代表的是我们对先辈、对前辈们的贡献的一种遵从,还有延续、继承。祭祖主要是祭祀家族的祖先,也代表的是家族精神的传承,良好家风的传承。炎帝黄帝,这是我们民族的祖先,这也是代表了一个民族文化的传承,代表了民族的凝聚力的建立。
“清明风”是在清爽明静的春天里,吹来的和煦温暖的东南风。清明风始,万物复苏。它也寄托着古人在清明积极向上,勤奋备耕,拥抱自然的心态。
气清景明,奉先追远。自古以来的民俗、文化传承,造就了属于中国人独特的传统文化和人文情怀,他们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一种代表。
刘波:清明的意义就在于让我们找到我们的归属,主要是源于我们从哪里来。所谓文化,文化就是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生活方式的任何一个部分,都可以是文化的内容,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自己的血液里头、思维里头就烙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我们的血脉就是中华民族的血脉。
(总台央视记者 于茜 黄一宸)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