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节气的别名是什么?小雪节气有什么习俗?小编搜集了整理相关资料,一起来看看吧!
小雪节气别名
1、小雪是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第二十个节气,正常是在每年的11月22日-23日左右,而十一月还有其他的名字,例如冬月,又称辜月、畅月、后十月、仲冬。一年十二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的话,又称“子月”称“建子”。成语:寒冬腊月,即是指春节前最冷的三个月,寒月为十月;冬月为十一月;腊月为十二月。小雪是反映降水与气温的节气,它是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频数较高的节气。小雪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天气会越来越冷、降水量渐增。小雪是一种气候概念,并不是指这一天一定会下小量的雪哦。
2、小雪时节适合进补,可以选择以下这些食材:红枣,可以补气血,枣味甘性温、脾胃经,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的功能;栗子,补肾,冬天的食补重点是肾,栗子被称为“肾之果”,有补肾壮腰、活血化瘀功能,很适合冬天人体的需要;牛肉,暖胃,牛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组成等比猪肉更接近人体需要,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对生长发育及手术后、病后调养的人在补充失血和修复组织等方面特别适宜。寒冬食牛肉,有暖胃作用,为寒冬补益佳品;白萝卜,润肺,民间流传“冬吃萝卜夏吃姜”之谚语,萝卜古称菜菔,也称萝卜为“土人参”,中医认为,冬季服食白萝卜,可健脾养胃、益气补精,且能预防疾病,有益于健康。冬季人们很注重养生饮食,却缺乏运动,体内会积聚过多的热,而白萝卜可助于消化、去咳止痰的作用。
小雪节气习俗
1、吃糍粑
在南方某些地方,还有农历十月吃糍粑的习俗。古时,糍粑是南方地区传统的`节日祭品,最早是农民用来祭牛神的供品。有俗语“十月朝,糍粑禄禄烧”,就是指的祭祀事件。
2、腌腊肉
小雪后气温急剧下降,天气变得干燥,是加工腊肉的好时候。小雪节气后,一些农家开始动手做香肠、腊肉,等到春节时正好享受美食。
3、吃刨汤
小雪前后,土家族群众又开始了一年一度的“杀年猪,迎新年”民俗活动,给寒冷的冬天增添了热烈的气氛。吃“刨汤”,是土家族的风俗习惯;在“杀年猪,迎新年”民俗活动中,用热气尚存的上等新鲜猪肉,精心烹饪而成的美食称为“刨汤”。
4、晒鱼干
小雪时台湾中南部海边的渔民们会开始晒鱼干、储存干粮。乌鱼群会在小雪前后来到台湾海峡,另外还有旗鱼、沙鱼等。台湾俗谚:十月豆,肥到不见头,是指在嘉义县布袋一带,到了农历十月可以捕到“豆仔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