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8年次贷危机以来,13年来“房企一哥”第一业绩下滑。
(资料图)
8月29日晚间,万科披露2021年半年报,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滑11.7%。受此影响,8月30日万科A股价暴跌超7%。
对于这一业绩,万科总裁朱久生在8月30日举行的业绩说明会上表示,万科不会把规模和速度作为唯一目标,而是会在规模和效益、短期和长期、风险和收益之间权衡。
稳字当头,坚定转型信心。
半年报显示,上半年万科实现营收1671.1亿元,同比增长14.2%;但由于报告期内结算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利润率下降,归母净利润110.5亿元,同比下降11.7%。
翻阅过往半年报和年报发现,12年来,万科业绩一直保持稳定增长。上一次出现业绩下滑是在2008年次贷危机期间。
面对这样的“成绩单”,朱久生在业绩提升会上坦言:“我感到不安,但我忘不了自己长期做‘好学生’的定位和志向。”
对于净利润下滑的原因,朱久生总结为三个方面:一是销售规模增长有限;二是毛利率略有下降;第三,转型经营的效果没有真正体现出来。
朱久胜表示,第一,万科近年来的开发业务销售增速相对有限。上半年结算收入增长11.9%,与同业相比处于较低水平。其次,公司开发业务利润率在下降。近年来,公司销售的产品中,土地价格占售价的比例大幅上升。2017年至2020年,地销比提高了约17个百分点,这将逐渐体现在未来的结算收入和利润中。与去年同期相比,公司今年上半年的毛利率从税后的24%降至18%。综上所述,公司销售增长对毛利下降的对冲有限,不足以对冲利润率下降。
朱久生也表示,万科转型业务的效果还没有真正体现出来,还需要时间。从2014年开始,万科逐渐从房地产开发转向房地产开发、运营、服务并重。服务和业务操作的逻辑不同于开发的逻辑。而且,公司还有很多投资房地产的业务。这部分是由于谨慎的会计政策,即以历史成本定价。不仅价值不重估,每年还会有折旧摊销,累积影响比较大。
对于万科的长期增长逻辑,朱久生表示,就房地产行业而言,过度追求规模和速度导向的线性思维可能难以为继。就万科而言,不仅独立思考,也向优秀的同行学习。公司不是把规模和速度作为唯一目标,而是在规模和收益、短期和长期、风险和收益之间权衡。
持有1952亿现金
未来融资将受到抑制。
虽然净利润很少下滑,但万科的财务状况一直保持稳定。根据“三条红线”融资监管新规,上半年万科成为“绿档”房企。
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末,万科持有现金1952.2亿元,扣除预售监管资金和受限资金后的现金与短债之比为1.67倍;净负债率20.2%,连续20年低于40%;不含预收账款的资产负债率为69.7%。
截至6月底,万科综合融资成本为4.27%,同比下降32个基点。国际三大评级机构标普、穆迪、惠誉分别维持万科“BBB”、“Baa1”、“BBB”的信用评级,评级前景均为“稳定”。
万科财务总监韩表示,整个房地产行业的去杠杆化是大势所趋。今年以来,融资环境持续收紧,金融机构对房企融资更加谨慎。上半年万科融资方式以“借新还旧”为主,下半年融资总量仍将保持克制。
对于今年以来一直走弱的股价表现,万科董事会秘书朱旭表示,万科的业务伙伴也是公司的股东,业务伙伴和所有股东的感受是一样的。万科之前已经在股东大会上申请了一般授权,即在需要维持市值时可以回购股份。股价的下跌受多种因素影响,但最终还是取决于公司能否为股东创造长期价值,管理层总会为此做出努力。
朱旭表示,万科维持市值有两条底线:一是股价已经跌破每股净资产;二是其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下跌超过30%。一旦触发这两个条件中的一个,公司将立即启动回购机制。
应对市场热点:
做对行业有益的事情。
最近网上盛传万科接手了恒大相关项目。对此,朱久生首次回应称,“恒大和我们过去有过一些项目层面的合作。最近几个月,我们确实有过接触和讨论,但目前没有实质性的合作。”
对于万科竞购泰禾的进展,朱久生表示,“我们一直有一个工作组和他们保持密切联系,帮他们查一些专业问题,给他们一些建议。如果能满足之前约定的条件,我们还是会履行合同。”
针对M&A在外界的其他热点事件,朱久生回应道:“在蓝光地产方面,我们确实有项目级的并购。我们拿到蓝光的三个项目都是正常的开发节奏。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国内还没有整体层面的项目洽谈与合作。”
“关于M&A问题,最近有很多关于我们的传闻。我们觉得应该做一些对整个行业有益的事情。”朱久生表示,无论什么样的同行,万科都有过不同的接触和合作。如果把万科所有的项目按数量统计,70%左右有合作;按金额算,大概有80%的合作。在管理红利时代,公司需要更多的财务合作伙伴、土地合作伙伴、同行合作伙伴,以及优秀的总承包单位和优秀的供应商,为最终客户创造良好的产品和服务。
本文来源于《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