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头到脚谈健康(从头到脚健康自测法)
今天送你一套从头到脚健康自测法,很实用。收藏起来,时不时的做个测试,掌握自己的健康!
(资料图片)
1.动作自测表
自测肺功能:屏住呼吸
憋气30秒以上,说明肺功能健康。
检测方法
深呼吸,然后尽可能长时间屏住呼吸,然后慢慢呼气。20岁身体健康的人可以憋气90~120秒;对于一个50岁以上的人来说,大概需要30秒。
解释:进入中年后,缺乏运动会导致肺活量明显下降,到60岁可能只有20岁的一半。长期坚持运动,即使过了60岁,肺活量也很好。
自测心脏功能:计数脉搏
运动后是最大心率的60%~70%
休息后不超过120次/分钟。
检测方法
每两秒上下一个台阶,停3分钟,算一分钟脉搏(心率),坐下休息3分钟,再算脉搏。
心脏功能好的人,运动3分钟后的心率差不多是最大心率的60% ~ 70%(220-年龄=最大心率),不应超过80%;休息3分钟后,心率不应高于120次/分。
说明:锻炼心脏的有效方法是爬楼梯,但老年朋友要注意自己的膝关节能否承受。
肾功能自测:看尿。
早上第一次小便的颜色
自测方法
仔细看早上排的第一次尿。
如果尿泡沫丰富且难以消散——很可能是蛋白尿,提示肾脏可能有异常,应及时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因为肾炎最早的变化就是尿液中出现尿蛋白。
如果尿液有很浓的茶色——如果只是偶尔,而且你也不觉得不舒服,不要担心,可能是你喝水少了;如果尿液颜色一直是浓茶色,感觉疲倦乏力,需要及时去医院检查,需要排除肝炎。
如果尿液中有血——血尿是泌尿系统疾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表明肾脏或尿路出现异常出血。
如果尿液变白,如石灰水、淘米水、或牛奶——可能是肾结核、脓肾、梗阻或异物引起的尿路感染,或体内淋巴系统疾病。
自测反应力:抓尺子。
抓20多厘米,反应慢。
自测方法
一个人拿着尺子,垂直,零刻度向下,突然松手,另一个人抓住尺子。如果尺度在5cm左右,说明反应更快;超过20厘米反应慢。
说明:伦敦大学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反应快的人寿命更长。通过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球类运动,可以帮助训练自己的反应能力。
自测灵活性:足够的脚趾
指尖到脚趾,柔韧性好。
自测方法
双腿并拢站直,上身向前弯曲,指尖尽量伸到脚尖,说明柔韧性好;如果手掌能放在地上,说明柔韧性好;手掌到了膝关节就下不去了,所以身体太僵硬了。
说明:60岁以后跌倒的风险系数上升很快,所以灵活性很重要。柔韧性越高,越不容易掉下来。
平时可以一直把腿抬高,压压腿,然后把上半身侧弯到腿边。循序渐进,力量适中,不要拉伤。
自测:闭眼站立。
可持续15~20秒,具有良好的平衡能力。
自测方法
闭上眼睛,单腿站立,测量自己能站多久。超过5 ~ 20秒说明平衡能力较好,10秒以下要注意。
说明:可以经常闭着眼睛做金鸡独立,也可以练习倒着走,走模特步,增强平衡能力。
自测握力:面粉袋
5公斤走100米,抓地力好。
自测方法
从超市买一袋5公斤的面粉,带着它走100米。感觉手没劲,说明握力有待加强。
说明:握力代表手的灵活性。平时,翻核桃,金属球等。在你的手掌里将有助于增加你的手的力量。
自测营养不良:测量小腿围
腿围不到31cm。
自测方法
老年人有以下情况应考虑营养不良:如果65岁以上老人三个月内体重下降5%或半年内下降10%;小腿围逐渐减小,不到31cm。
中国有一半的老年人有营养不良的风险,这会加重各种慢性病。
说明:建议每天食用不超过一个拳头大小的肉类(鱼、禽、蛋、肉);两个拳头大小的谷物(粗粮、杂豆、土豆);保证牛奶和豆制品两个拳头(牛奶及其制品、豆制品);不少于五拳的水果蔬菜。
2.在镜子里自我测试
眼皮上有个“黄包”,查查血脂。
评估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中老年人,尤其是女性,如果眼睑表面出现黄色或橙色斑块,略高于皮肤,且不痛,很可能是眼睑疣。
说明:建议尽早就诊,查血脂指标评估心血管疾病风险。
黑眼球边缘有一个白圈。注意血管。
常见于患有动脉硬化和高胆固醇血症的老年人。
如果在黑眼球边缘有宽约1 ~ 2 mm的灰白色环状结构,称为老年人环,多发生于动脉硬化、高胆固醇血症的老年人。
注意:要注意,要及时去医院检查;定期做有氧运动,适当吃点深海鱼油。
早上床发现“肿眼泡”,检查肾脏。
小心肾脏问题。
如果你早上起来照镜子发现自己有“肿眼泡”,但前一天晚上没有喝太多水,小心你的肾脏出问题了。
严重疾病信号表
拇指抖得像药丸一样——帕金森病的征兆。
无意识地用手拍胸——心绞痛的症状。
病人不敢看医生的眼睛——这是抑郁症的一大征兆。
明明吃的很多,却瘦了;视力下降,双眼模糊;慢性疲劳和身体虚弱;足部麻痹或疼痛;咽干和口渴——糖尿病的五个征兆
剧烈头痛、头晕、一侧麻木、眼前发黑、舌根僵硬、经常流鼻血、白天嗜睡——脑血管疾病的七大信号。
打嗝、摔跤、咬舌头、一过性视力模糊等。——脑中风的四个征兆。
随时可以在家体检。太实用了。放在圈子和群里,你的朋友会感谢你的~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的健康养生图文信息,尤其是涉及食疗、药物、配方、针灸技术等内容。,仅供您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和治疗的依据。如有必要,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非专业人士不要随意使用!如有侵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