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涣边塞诗(边塞诗人王之涣)
盛唐百花齐放,涌现出无数优秀诗人。
其中一位诗人,仅有六首诗流传于世,却能在盛唐诗坛扬名立万,被称为“无冕之王”。他就是王志焕。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乍一看,我可能不记得了,但一旦我说他写过“山遮白日,海泄金河”,我就记住了。
王之涣,本名纪灵,公元688年生于山西太原。史书中关于他的记载不多,但他在唐诗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与王昌龄、高适、岑参并称为“四大边塞诗人”。
今天,我将以诗歌为线索,走进王之涣的生活,感受盛唐的精神,回到我们生活的日子。
才华横溢,初入仕途
王之涣从小聪慧好学,少年时放荡不羁,经常击剑挽歌。
据《王之涣墓志铭》“幼智,巧发。没有弱冠,就要研究文章的精髓;壮年之前,我已穷而义。”但不知何故,才华横溢的王之涣并没有走上科举之路。
公元722年,经亲友介绍,王之涣增补了冀州衡水主簿,从一名仆役成为掌管文书的侍郎。当时的冀州衡水县令李棣经常赏识王之涣,就把三女儿许配给他。
据说在王志焕和李结婚之前,王志焕已经结过婚,有一个儿子,但最后还是和比他小17岁的李结婚了。也许李和她的父亲都非常欣赏王志焕的才华。不知道是真是假,就当是个故事吧。
王之涣成为主簿后,闲暇时游历四方,广交朋友。在此期间,许多朋友远行,他写了诗送别和宴会词。
春风的一棵柳树,沿着皇家河岸呈现出一片绿色。(东风左毅:东门)
最近休息没那么方便,应该是因为人太多了。-再见
古人折柳送别,而“柳”与“留”谐音,意为挽留。
"刘阳东风树,绿夹御河."春风的柳树沿着护城河的两边排列,呈现出一片绿色。
“最近的艰难应该是因为分离。”最近爬柳枝有点困难。应该是这里人太多了。
写杨柳,其实是写离别之痛。原本春意盎然的春风,因离别而有些伤感。把送别朋友的痛苦转移到威洛身上是聪明的。
长堤下,泉水碧长,缓缓流过漳河。不要听一点声音,桃溪浅处没有船。——《宴言》
这首诗是在宴会上送别朋友时写的。深深的悲伤,一种深情,用欢乐的场景写悲伤,化虚为实。
"长滩在春天是绿色的,它流入漳河."再会又是春天,长堤蜿蜒,水清澈见底。田里的沟里的水流入漳河,静静的流着。
“不要听那些催促你去的声音。桃溪浅处无舟。”这声音听起来好像在催促朋友们出发。忽略它,你和我会相处得久一点。否则,恐怕桃花溪太浅,承载不了载满悲伤的小船。
说到这,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宋代词人李清照写道:“我怕双溪的船载不了多少心事”。
辞职走人,到处旅游。
做小官不容易。
公元726年,王之涣被小人诽谤诬陷,狂妄自大,辞去官职。这一过就是十五年,我一直过着闲散自由的生活。据《王之涣墓志铭》记载,“则可访青山,毁黄丝带。河在千里之外,因其风高。”
他回到山西老家,登上鹳雀楼,写下了不朽的诗篇《在鹭宿》。
在他的家乡山西,有一座鹳楼,建于北周,位于黄河东岸,也就是现在的山西省永济市。因楼上常有鹳鸟栖息,故名“鹳楼”。
鹳楼高六层,面朝黄河,俯瞰中条山。它有极好的视野。它与武昌黄鹤楼、洞庭湖岳阳楼、南昌王腾亭并称“四大名楼”。到了唐代,很多文人上楼赏景,留下了很多诗词。作为山西人,王志焕当然不会错过家乡的这个大景区。
太阳在西山附近慢慢下沉,黄河流入东海。
更上一层楼,看得更远
-在海伦小屋
短短20个字,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甚至被收入小学课本。后人认为这首诗是五言绝句中最好的。
山遮白日,海泄金河。夕阳缓缓消失在群山旁,黄河奔流入海。
这句话形容的是唐朝的富丽堂皇。让人觉得只有在繁华的大唐才能有这样的风景。
工整的对仗,凝练的语言,看似描绘的场景,实则是诗人内心的蓬勃生机。
夕阳西下的时候,可能会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但是一眨眼的功夫,你看黄河奔腾,气势非凡。如何让自己的生活保持消极?这就是大唐的气魄!
但是你只要爬上一层楼梯,就能开阔三百英里的视野。想看得更远,就得站得更高,讲一个通俗易懂的人生哲学。
人生向上看,你的位置高度决定了你的成就。当你觉得自己没有多大成就的时候,就要考虑自己的身高了。一楼和顶楼的景色很不一样。爬楼会很困难,但是你看到的一定会让你的努力值得。
除了鹳楼之外,王之涣还远行到了蓟门,也就是现在的天津蓟州区。离开朋友的时候,我写了这首《九号出发》。
蓟院萧瑟,故人难得。你在哪里攀登和返回?
今天的菊香酒,应该是明代断的。
——《九号告别》
“姬亭凄凉,故人难得。哪里还能爬回来?”料峭的蓟门,没有几个相熟的朋友,谁能登高送我回老家?
“今日暂以方菊酒饮,明破华盖。”今天,我们可以一起喝这菊花酒,明天,我们可能就要各奔东西,像这残破的华盖一样流浪。
离别是唐诗的一大主题。在王之涣的离别诗中,悲伤是底色,但并不夸张,所以恰到好处。
外怀古,绝唱
唐朝的诗人喜欢游览长城来追忆过去。也许这是一个时代的选择,大漠边疆风化千古。
王志焕有很多朋友,包括高适和王长龄。他们三人和后来的岑参成为唐代边塞诗人的“四大天王”。
在唐代学者薛永强的《史记》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在开元,那是长安的一个寒冷的下雪天。王志焕、王长龄、高适来到旗亭喝酒。
当时正好有十几个梨园灵官和四个艺妓在这个宴席上。不知道是谁提出的,四个艺妓谁唱的诗多,谁就是最好的诗人。
王长龄唱的第一个艺伎,高适唱的第二个艺伎,王长龄唱的第三个艺伎。讲到这里,王之涣急了,就说,刚才这三个都是普通的艺伎,我们要看看谁的艺伎唱得最好。如果不是我的,我就甘拜下风。
最后一个歌妓唱的时候,是王之涣的诗,凉州词,上篇。这就是“画墙挂旗亭”的典故。
黄河越来越远,因为它在黄河中间流动,玉门关坐落在一座孤独的山上。
何必用杨柳的悲歌来抱怨春天的耽搁,老玉门关,一个春风不是吹的啊!
——《凉州词·上篇》
这首凉州词,被誉为最好的边塞诗之一,被后人誉为“最好的绝句”。来看看这首诗有什么好的地方。
"黄河远在白云之上,是万仞山的一座孤城."
黄河之水仿佛从白云中流过,玉门关孤悬在群山之中。
一般黄河的水是向东流的,而王志焕运用逆向思维,顺着黄河逆流而上。
“上”字形容黄河的动态,气势磅礴。这就是大唐的天气!在万里黄河和万仞群山的映衬下,这座与世隔绝的城市显得更加孤独和坚毅,荒凉和悲壮。
“为什么羌笛要抱怨杨柳?春风不到玉门关。”
为什么用羌笛奏出那悲伤的曲子,抱怨春天从未出现。要知道,玉门关是春风达不到的地方。
这里有两个“双关”,语言巧妙融合。
“柳”既指春景,也指“折柳”的曲调。“春风不过分”除了字面上的意思,是指边境的荒凉,也暗示着皇帝不能施恩。
荒凉,充满惊奇;饱受辛酸,却激情澎湃。悲壮的生命,深沉而强大,这就是大唐的灵魂!
“凉州词一号”名气太大,以至于“凉州词二号”无人知晓。现在我简单介绍一下:
在陕北,王刷云,几次杀了马登潭。
韩田字今天在神武,但他不会和家人一起回来。
——《凉州词二》
大致是之前突厥首领多次入侵唐朝,现在来中原求婚。当然,神武的唐朝皇帝拒绝了,但是突厥首领失败了。
这首诗也从侧面反映了唐朝的实力和对少数民族的态度,有理有据,恰到好处。
回归官场,曲终人散。
辞职后十五年,王志焕过着飘零的云烟野鹤的生活。后来在亲戚朋友的劝说下,他又回到了官场。
公元742年,也就是天宝元年,他被任命为文安县令,文安县令王之涣,但上任不久,就突发疾病去世,享年55岁。
我们今天对王之涣的了解,大多来自当时的永宁县令金能所写的墓志铭。一代英才从此陨落。虽然留给后人的只有这些诗词,但也足够了。
王之涣过着平凡的生活,却依然难掩他在唐朝的刚强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