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内功(原来太极内功就是这么练的)
张晋诺老师拳头照片
三节九窍十八球:
(相关资料图)
人体分为三部分:
即顶端节点、中间节点和根节点。是手臂的尖段,腿的中段和根段,是全身的三段。而且这三段各有三段,手臂的三段:手是尖段,手肘是中段,肩膀是根段。身体三段:头是尖段,腰是中段,腹是根段。三条腿:脚是尖,膝盖是中,臀部是根。有三段九段。
九节有九招:
三肢三窍:劳宫为顶窍,曲池为中窍,肩井为根窍。
三节三窍:上腹部为尖窍,中腹部为中窍,下腹部为根窍。
三条腿三孔:涌泉为顶孔,阳陵泉为中孔,环条为根孔。
其中,上腹主手法、中腹主体法和下腹主步法。十八球:指人体的十八个主要关节,即肩、肘、腕、臀、膝、踝、臀、颈、胸、腰、腹。
明节,即了解和掌握三节的运用,即“螺旋劲于三节,尖领受根节催”;九窍是根据窍来理解和掌握运气的运用,将气聚于骨,即“九窍为气之意志所贯,中气先后通过”;明十八球,意为了解和掌握内外旋及全身的运用,即“十八球内外旋,融元为一体,成就太极”。所以必须全身缠丝,即在内外一体、相合的基础上,通过三节、九窍、十八球,从而形成一个全身混元的太极球。
太极内功是将太极拳和气功相结合的一种治病、保健、延年益寿的功法,能增强太极拳的抗击打和产生激越的能力。这是一种内功和外功相结合的气功,中内功,保持命门(不是腹部?)为主要方法,运用呼吸引运法,炼腰强肾,练气强身,增强功力和攻击能力。也是动静结合,内外结合的完整功法。为了维护格斗中的“地位”和“实力”,义和团一直视其为珍宝,秘而不宣。
太极内功法
姿势:
太极的姿势很重要,和功法的要求、要守的位置、呼吸方法有很大关系。大致可以分为三类:静态训练、动态训练和主动训练。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
(一)静态训练型
初级阶段应用,也适用于治疗疾病。有四种:卧式、斜躺式、坐式和站立式。(注意,所有的气功书籍都有详细的描述,这里就不赘述了。)
初级阶段:安静阶段。静为主,动为辅。练初级功法时,辅以太极拳动作。这一部分可以分两步进行;
1、练心,又称虚静训练。通过姿势、呼吸和正念来锻炼。平静心灵,修心养性,达到心灵的平静。这里的“神”指的是古人的心智,即大脑意识的培养。通过观察临床表现,统一内视,静观,排除杂念来强化意识,称为“修行”。
2.练习的时候要安静。在练心的基础上,开始练精神,静下心来。这里的“气”有两层含义:一是气息之气,二是天性之气。第一,是中医的“元气”,也是人的先天之气。先天之气又叫真气或浩然正气,练习时表示能生杨琪,能祛殷琦,能补正气,能祛邪气。阳气足了,阴就散了,正气足了,邪气就消了。
[B]1。静态训练;是练习初级阶段应用的一种姿势,可分为仰卧、斜卧、坐起、站立四种姿势。
(1)仰卧型;取平时睡觉的仰卧位,头颈挺直,枕头略高(约25 cm),垫肩下3-6 cm,以舒适为宜。双腿并拢,脚跟并拢伸直,脚趾分开成自然的八字形。手臂自然伸展,放在身体两侧,手掌向下放在床上,或者手掌向上,背部放在床上,放松,适当盖好衣服。
(2)斜倚型:斜倚型可分为斜倚型和斜倚型。卧位:即平时采取半卧位。枕头要垫高35-40 cm左右,形成斜坡。身体自然放松,胸部略含,头略前倾,双手放在身体两侧,下肢自然伸直;另一方面,不妨将左脚放在右脚背上按压泻溪穴,或者将左脚压在右脚背上,以舒服为度。眼睛微闭,眼睛内视或微露一缕光线。
坐下:这种姿势是通常在躺椅上呈现的姿势,要求与斜躺相同。这个姿势很好用,也很舒服,所以可以多使用。
(3)坐姿:采用平卧坐姿,身体挺直,两腿自然分开,宽于肩,膝关节弯曲成90度角,两腿平行垂直于地面,双脚平放。头部直立,微微前倾(意为垂头)挺胸仰身。全身放松,闭上眼睛,向内看。
(4)站姿:站姿是太极内功的基本功。姿势与太极拳预备相同。自然直立,左脚水平打开,双脚向前平行,与肩同宽,头微微前倾,挺胸,肩膀放松,手肘下垂,双手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全身放松,双眼凝视。
(二)动态培训型
分开训练和乐队训练。这是一个中间阶段。
1.站立型。也就是说,从太极拳的预备阶段开始,眼睛微闭或微露地盯着会阴部。慢慢低下头,随着呼吸慢慢弯腰,蹲下直到膝盖酸痛。姿势定在这里,就开始呼吸练习。呼气时,引导空气向下,同时双手自然伸展;当你吸气时,你将被引向你的生命之门。随着吸气,你会用双手握紧拳头,然后你会喘一会儿气。(注意,后面会详细介绍抓合法)(注意,这一式是开腰法,最重要。)
2.走步站桩(太极手看):从预备姿势开始,头直立,两脚平开,挺胸,通过腹部吸气的意图。此时闭气,握紧拳头,抬起手臂,左手放在前面,同时左腿向外。手掌翻转向前压,手指看前方,左腿指向地面,前三下七,手肘微弯,向右。(注意,这种劈拳和形意拳略有相同,不同的是前脚指向地面,后手贴在前肘。)
换个动作:双手轻放在身体两侧,放下手的同时慢慢呼气,然后吸气,呼气完毕后握紧拳头。抓合后,做一个与前势左右相对的走桩。这应该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进行。
3.功夫打拳:练完静练、动练、走位等基本功,就可以开始功夫打拳了。注意交替练习。正气不足的时候,可以重新把握,重新充实。充实之后就可以用功夫练拳了,可以长期达到高级阶段,也就是主动练习。
(3)现场训练风格
它没有固定的姿势,而且是隐形的。可以用,但不能用。使用喉部呼吸或有意识呼吸。有了行气之意,气就通了全身。这个时候你可以锻炼一套完整的太极拳。平时也可以随意练习。你不必采取固定的姿势。可以练习走路,说话,坐车,就是可以随意练习,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遵守:
太极内功的位置和操作方法比其他的功法要多。根据练习的阶段、步骤、姿势的不同,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现在,要点如下:
1.守会阴:即前后阴之间的部位,也称小腹。(注意,在瑜伽中,脊根脉轮或海底脉轮位于经络通道的底部。这是能量所在。对于男性来说,触发点是在生殖器和肛门之间的银辉穴位。就女性而言,它位于子宫和阴道相遇的子宫颈处。)这部分的正念可以快速排除杂念,让心灵平静下来。一开始,把目光放在最远的目标上,比如山川、花草等。,而当你平静的时候,把收集到的风景收回到离眼睛1、2英尺左右,停止凝视。凝视几分钟后,双眼拍摄的景物会变得模糊,有些单一的景物会变成重影或一团白色气团。所以,以前教这个技能的时候叫收集气溶胶(物体)。当凝视中出现模糊的景物或气溶胶(物体)时,慢慢低下头,会阴部被看见。这一步要与内视融为一体,随意释放会阴,做到随神而行,守会阴。
(注意,这种方法主要是捕捉心智,激发潜艇轮的能量。不要拘泥于眼前是否有气团。意图不要太强,但若有则无。)
2.意守涌泉:有目的地呼吸,从会阴慢慢穿过大腿、膝关节、小腿、脚踝,最后到达涌泉。慢慢呼吸,不要太着急,也不要太快。刚开始训练,呼吸不深不长,气也不能随意念。当它同时到达所要的位置时,你可以让它保持原样,也就是“气不断断”。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精神自然就统一了。因气从会阴部到涌泉取一线,故又称“连线守法”。
3.守住命门:是最关键的环节。又称为“循循守法”,因为它主要是观察命门和其他部位与气的联系。运动之初,应随意取气,从涌泉开始随吸气,通过脚踝、小腿、膝盖、大腿引气,最后汇入会阴,再从会阴引气至后丹田(即命门)。引气到达生命之门后,就应该停止。守住命门的时间长短,取决于体质和功夫的深浅。稍作停顿,我带着我的意图开始从名门返回。过了会阴,分两条线经过大腿、小腿、脚踝,到涌泉。如此循环往复,命门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丰富。姿势可以搭配站姿和坐姿。注意气的运转要缓慢、均匀、无声无息,不可操之过急、过快过猛。
4.守关元:关元俗称前腹(位于肚脐下3寸的小腹中央部位),但与其他手法不同。这种方法经过练习,可以达到气贯丹田,气随脉冲的功夫。方法是用你的意志引灵,从命门分两条线冲向官园。稍一停顿,就会保持头脑清醒。反复呼吸,运动持续时间长,腰部好像有一根带子系着,也就是有脉搏的部分。练完这一步,脉象就可以丰富了。在此基础上,稍加意向性引导,结合呼吸,就能产生气的涌动。这个时候用功夫练拳,可以提高拳技。
5.守唐寅:这是太极内功的最后一部分,只有在上述技能成熟的基础上才能使用。因为掌握它的热度并不容易,在没有指导的情况下,你是无法自己练习这个技能的。方法是:屏住气(吸气),然后将气从意念上提至背部,经夹脊穴、于震、百会、上兴到达唐寅,并屏住唐寅。到达唐后再停下来,不再往下引,不再旋转,双眼向内看,全身感觉精神饱满,精神抖擞。如果用功夫练拳,可以比平时更好。
呼吸:
1.自然呼吸法:初级阶段使用,逐渐将胸式呼吸改为腹式呼吸。
2.引导呼吸:用于第二阶段。运动开始时,口朝会阴方向呼气,随着身体慢慢下降,下降到双膝酸痛的程度(参考“姿势”一节)。将气从会阴引向大腿、膝关节、小腿、足心;吸气时会从足心回到会阴部,周而复始,气运行。
3.抓持呼吸法:中级阶段用,练完导运法就可以练这个方法了。这种呼吸法从操作过程上也可以称为吸、粘、抓、呼吸练习。采取站立姿势。练完引导运气法,呼气时,引导空气到脚心,停止呼吸,停止后吸气,通过腿、膝、大腿、会阴、尾巴、命门向上引气;吸气的同时,双手紧握(握拳),双脚和脚趾保持锁定,舌尖轻轻贴在上牙和牙龈之间,收紧肛门并向上提起。吸气,直到不能再呼吸(饱和),然后停顿(关闭),停顿后呼气,然后沿着原来的路线慢慢地把气息回到脚上。放松手指和脚趾,等等。这种呼吸法是内呼吸法,不介意用口鼻呼吸。因为这种呼吸方式比较暴力,所以抓合练习的时间不能太长。抓合的停顿时间也要随着运动时间的增加而延长。(注意,停顿时可以默念三遍,工作时增加到六遍。)
4.喉头呼吸法:这种呼吸法是建立在抓和呼吸的基础上的。操作时,忘记口鼻呼吸的形式,意图是配合喉咙吸进空气。所谓喉式呼吸,不同于生理上的浅呼吸,是指抓式呼吸运动后,你有一种“内气”的感觉,但你迫不及待地练习抓式呼吸,然后再与对方打斗。而是要用一种快速充实内气的方法,即在一瞬间(约四分之一秒),咽喉欲扩之时,气迅速入腹,小腹立即膨胀。这种呼吸从外在形式看不到操作内容,伸喉、充气、鼓肚都是同时进行的。姿势是站着或走着,只用一点点意念,整个脉搏立刻充盈,腰身饱满,气贯全身。这种呼吸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在喉头呼吸后屏住呼吸,然后做抓式呼吸练习。以前这种呼吸多用于太极拳的技击,因为没有固定的形式,完全可以有目的的吸气。
除此之外,还有意识呼吸,这是一种在喉式呼吸基础上的更高级的内呼吸法。它和喉式呼吸的区别在于它是隐形的,不需要喉式呼吸。在应用上,如果是拳法,只要手或者肢体的任何一个部位相互接触,意识反应马上就出来了,气会随着意识同时充盈经络和全身。使用这种呼吸法时,不需要做任何准备。用了就有了。不用就不会有。
5.内旋式呼吸法:这种呼吸法是将所包含的气意引入腰腹,使中腹(前腹和后腹之间)得到充实,然后将空气吸入肚脐周围转圈。从内圈开始,从右向左,顺时针转,共转36圈;然后从左到右,逆时针,从外到内,一共36圈。
6.沉气呼吸:这不在太极内功之内。适合初学者和体弱者。采取随意的姿势,全身放松,用意念呼气。你不需要注意吸气。呼气开始引导气从命门下行到会阴、大腿、小腿、涌泉。长时间的练习,可以感觉到气从命门下沉到脚心,可以产生一股热流。但必须注意的是,这种方法强调的是,无论吸气,都只注意呼气,顺其自然。
(六)收集方法
逐渐停止观察,慢慢睁开眼睛,搓搓手,摸摸脸,活动活动四肢,开始走路。比如练习整套太极功夫时,无论哪种姿势,都要用心收功,站直,用心把气沉到心里,然后活动四肢,走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