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多少字(五千多字的《道德经》)
大家好,这是小波读书。前面我用了36篇文章来介绍中国著名的道教经典《道德经》。八十一难道德经,自上而下传承了两千多年,被无数人分享和解读。老子的道教也成为中国人重要的文化基因。接下来,在这个视频里,我来说说《道德经》,它给了我一些启发。
先说“水”。
《道德经》中多次出现水,老子也经常用“水”来比喻。一开始,我其实很疑惑。为什么是“水”?不是山川河流,不是日月星辰,也不是花草树木。为什么是水?后来我逐渐认识到,水有一些其他东西不具备的非常重要的特性,而且纵观《道德经》,很多智慧都可以用“水”来连接,比如“无力”、“无为”、“不争”等等。
(资料图)
水孕育生命,是万物之源。水对于自然界的万物来说太重要了,是万物之本。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被黑格尔称为“西方哲学之父”。他的观点是“水是万物之源”,实际上是说水孕育和生成万物。
其实很多人怀疑西方古希腊哲学借鉴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很多概念,比如这个“水”。除了泰勒斯,古希腊另一位重要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也提出了“一个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这实际上反映了中国哲学,尤其是《易经》中的“易”,这是“变”的核心要义,即万物皆变。如中国古代有“金木水火土”五行说,古希腊哲学家恩培多克勒和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水火土”是世界的起源等。这些概念与中国古代哲学有许多相似之处。很多人说古希腊哲学是现代西方学者发明的,尤其是文艺复兴时期。虽然一直没有实际的证据,但我打个比方,觉得古希腊哲学中的很多概念都来自东方。其实西方近代哲学先于黑格尔,中国文化是存在的。
好了,让我们回到《道德经》。除了万物的本义,水还是弱小的,无可争议的。老子说,“善如水,万物不争。”道家,水的这些比喻给我几个启示:谦让,利他,回归本质,和为贵。水足够卑微,愿意下去。所以能汇聚成江河大海。其实做人做事也是如此。保持谦逊,留有余地,是伟人必备的品质。谦逊的反面是傲慢和盲目自信,这是成功的最大障碍。
有人说,要取得真正的成功,一个人要经历两次失败,一次是无知,一次是通货膨胀。
再加上水足够平和,水无意识,没有荣辱感,所以可以达到绝对的平和。老子说“天地不仁,万物为卑犬”。在西方哲学中,我们讲意识、意志、理性,都是从人的角度去理解自然。自然没有这些,水孕育万物,这很重要,但是水不知道这些。这是一种智慧。老子曰:“生而无之,而不靠之,长而不杀之。”玄德曰。我们很容易成为欲望、情绪和别人评价的奴隶。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说过“他人是地狱”。水可以完全无私无欲。它能成就一切,不会伤害自己,反而会越来越丰富。老子说“知其所长,守其所女,服天下之流”,就像小溪终将汇成江河大海一样。做事情的难度不是一样的吗?心太重,很容易顾此失彼,太自私,反而成为欲望的奴隶。所以,当我们遇到困难、挫折或者重要的选择的时候,回到自己的内心,问问自己,这个时候水会做什么?
其次,我想分享的第二个词是:没有。
如果说“水”还是“道”的具体表达,那么“无”这个词更抽象,但更接近道家思想的本质,因为一切都来源于“无”,这是道家思想本体论的核心。老子曰:“无是天地之始;是的,万物之母”。在《道德经》中,有很多组合和内涵,如无为、无用、虚无、无忧、无私、无欲、无诺等。没有语言实际上是反直觉的,尤其是在今天的价值观下。我们经常强调要有出息,要有用。但老子为什么要赞美和推崇无为和无用呢?
我从《无字》得到的启发是:保持空杯子心态,不做任何预设。“无”的反义词是“有”。如果什么都不代表无限,那么“存在”当然就是“有限”。虽然这个杯子很漂亮,但它只是所有杯子中的一个,是有限的。杯子的美和夕阳的美是不一样的,杯子的美也是有限的。有的人能力强,经验丰富,在某一方面可以独挡一面,但这也是有限度的。是一种“有”。其实我们很容易陷入经验或者能力的陷阱。我们的能力越强,就越有可能不听意见,也就越不可能达到空杯的心态。老子说杯子有用是因为杯子是中/[/kK。
关于有与无,老子在《道德经》中做了一个绝妙的比喻,就是“婴儿”或“孩子”。老子说,“致力于气,可以使婴儿柔软”。
你能像婴儿一样温柔吗?这是一种“虚无”的状态。婴儿靠本能和天性生活,饿了就哭,困了就睡,毫不掩饰;前一秒还在哭,下一秒就能破涕为笑,一点都不觉得尴尬;前一秒我还在被父母打骂,下一秒我就笑了,一点都不觉得尴尬。宝宝也很用心,玩玩具可以瞬间沉浸其中,孩子学习记忆能力很强。相反,成年人很难做到这一点。其实在很多方面,我们都应该向宝宝学习。成年人的思想束缚太多,人情、道德、面子、社会规则、过去的固有认知都是我们的障碍。这些都是我们思想中的“东西”,但婴儿没有这些约束,更接近他们的真实状态。空杯子心态,放下执念,不做任何保留和假设,保持婴儿般纯净的心态。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希望对你有启发。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小播阅读”。下一篇文章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