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新闻网-主流媒体,廊坊城市门户

环球微头条丨蓝色星球2(为何偏偏《蓝色星球2》得最高分?)

2022-10-08 17:36:00 来源:刀哥百科

蓝色星球2(为什么蓝色星球2得分最高?)

蓝色星球2海报

BBC纪录片《蓝色星球2》成为豆瓣有史以来评分最高的作品——9.9分。它被提及最多的形容词是“美到窒息”。BBC做了这么多,为什么蓝色星球2会有这么高的分数?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我们来看几组数据:在4年的拍摄时间里,摄制组经历了125次远征,游历了39个国家,进行了125次探险。摄制组的水下拍摄时间长达6000多个小时,足迹几乎遍布全球各大洲和海洋,甚至是南极冰盖下1000米深的海底。“9.9分”绝非偶然。背后承载的是沉甸甸的努力。

“纯净”和“治愈”的人生旅程

金额汉弗莱鱼改变“雌雄”

《蓝色星球2》的独特魅力在于,它让人类放下文化、习惯、立场等一切差异,坐在空之前的同一个屏幕前屏息观看。英国博物学家大卫·爱丁保罗曾经说过,“没有一个孩子对大自然的奇迹无动于衷。如果你失去了对自然的热情,你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对人性更珍贵的东西。”电影中经常看到的“神奇”画面——人类从未见过的场景或动物行为——超出了进化衍生出的人类想象。

如果说吕克·贝松的话剧《碧海蓝天》把海洋变成了“生命中挥之不去的最美的蓝色”,那么《蓝色星球2》则不断提醒我们“在浩瀚的大自然面前,世俗的烦恼太过狭隘,不值一提”。

然而,纪录片把那些具体的画面拍得越漂亮,海洋生物即将灭绝的悲剧就越多。从开头血腥的海豚湾到悲观的海洋,很多聚焦海洋的纪录片越来越紧扣环保主题,蓝色星球2中也出现了“悲伤”的一幕。

海豚湾的“血腥”一幕

摄制组在蜥蜴岛安装了固定摄像头,监控并见证了珊瑚的“变白”。观测到的珊瑚礁约90%的分支珊瑚白化死亡,白骨全部露出,可以说是历史上最大的珊瑚礁死亡事件。不用说教,直接“打脸”比千言万语更有力量。

珊瑚礁美白

“在世人眼中,海洋是绝对黑暗和平静的,但《蓝色星球2》展示了一个像热带雨林一样丰富的世界,如科幻诗歌中吟唱的世界。它提醒我们,心底有一片无尽的蓝色海洋:只有无尽的蓝色,宁静与包容,隔绝于世间的一切喧嚣、复杂、倒置与纠结。

这项新技术是“惊人的”

据《地球脉动2》的制作人冈顿介绍,海洋主题拍摄陆地的难度要高5倍。水下拍摄意味着完全受海洋的摆布,承受来自潮汐、洋流、海风、海浪、深海压力、低能见度的各种极限挑战。

著名摄影师罗伯特·卡帕曾经说过:“如果你的照片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那么,蓝色星球2是用什么方法靠近的呢?

答案是“新”——新技术、新方法、新物种、新科学和科学家。

在拍摄方面,《蓝色星球2》与第一部电影相隔16年,设备也从16mm胶片相机变成了6K高清数码相机:很多第一季出现过的奇幻生物在精妙的微距摄影中再次呈现。

英国广播公司还租用了几个深海潜水器,可以沉得更深,停留时间比以前更长。借助美国海军的“环形呼吸器”技术,射击队的潜水时间从45分钟延长至3小时。有了循环呼吸器,摄制组可以在水底安静地观察,不会有气泡和干扰。

循环呼吸器

此外,摄制组还采用了这些法宝——

在拍摄澳大利亚大堡礁的珊瑚礁时,摄制组开发了一种特殊的探测相机,探索隐藏在珊瑚礁每个角落和缝隙中的微小生物。

超高清低光相机捕捉到人眼从未见过的发光浮游生物。

“微小的”角质鳞鲭鱼清晰可见。

在视觉呈现上,视频播放平台自主研发的视频增强技术——TIE(钛金),也让摄人心魄的画面完美呈现。

可以说,没有“大胆”和“创新”的技术支撑,视觉效果的“惊艳”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BBC“不计成本”追求质量

《蓝色星球2》的背后是BBC的质量保证:作为纪录片行业的领头羊,它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组建专门的团队。它可以利用大量的资源和最前沿的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完成大量耗时且昂贵的拍摄工作。

就连一向乐于善于自嘲的英国人,也毫不避讳自己是这类制作中的顶尖力量——电视节目年产量约100小时,播放内容50小时,是世界上最大的田野题材纪录片制作库。

“灵魂人物”大卫·爱登堡爵士

蓝色星球2的“灵魂”是91岁的主持人大卫·爱登堡爵士。89岁时,他乘潜艇深入大堡礁,创下世界最深潜水纪录。65年前,作为一名年轻的博物学家,他得到了英国广播公司的一份工作。63年前,他开始拍摄关于自然历史的电视纪录片《动物园里的发现》。他的声音就像赵忠祥老师在《动物世界》中讲道“一望无际的非洲大草原”一样充满智慧和磁性,为我们解释生物界的万千奥秘。

这个爵士人把自己的工作称为“目前最好的”,“我可以环游世界,亲眼看到那些不可思议的生物”。他几十年如一日的赤诚之心,对自然的“敬畏”,爱登堡的《蓝色星球2》已经赢了一半。

此外,蓝色星球2在全球范围内选拔人才,并利用他们独特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比如有的人更适合冰冷的水域,有的人更适合南极摄影,有的人熟悉水上航拍技巧。而这些“优秀”的人甚至会“不计成本”地努力——

齿鱼用工具吃蛤蜊。

为了拍摄猪牙鱼珀西利用珊瑚礁撬开食用蛤,摄制组跟踪了他两年多,花了100多个小时拍摄他在水下的日常活动。

人民射线空跳起来抓海鸟。

南非渔民说空里有一种食鸟鱼,名叫“浪人鳎”,能像导弹一样弹射出去,捕食海鸟。即使20年来没有任何图片或视频来证实这只海鸟的存在,导演也觉得值得冒这个险。

于是,《蓝色星球2》一行四人带着800公斤的拍摄设备来到塞舌尔一个偏远的环礁。整整一周,他们一无所获。幸运的是,在当地一位懂鱼的导游彼得·金的建议下,摄制组去了一个偏僻的海滩,在每月涨潮的日子里等待浪人鳎接近海岸。最后,固定在三脚架上的相机成功捕捉到浪人鳎的狩猎场景。

拍摄灯笼鱼三年后。

为了拍摄深海鱼类“灯笼鱼”,全组人去了一个曾经出现过灯笼鱼的澳大利亚海域。摄制组在那里等了三个星期,但什么都没拍到。因为全球变暖等原因,灯笼鱼不再出现。一年半后,有人说在哥斯达黎加看到过这种灯笼鱼,于是团队赶过去,终于拍到了。然而,从前期准备到素材的拍摄,已经过去了三年。

摄制组驾驶潜艇进入1000米深海。

摄制组不仅要“不分时间”地等待,还要面临生命危险。

摄制组将潜艇开到南极深海1000米深处。当时水温低至零下1.8度,潜艇因温度过低在运行中出现问题。"在水下450米处,潜艇突然泄漏了."然而,返回大海需要45分钟。幸好司机花了20分钟才找到漏水原因并修好,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强大的制作团队,灵魂人物掌舵,“不计成本”的时间、金钱和新技术...这部杰作的诞生似乎是命中注定的。

关键词: 拍摄时间 澳大利亚 博物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