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热毯后,热水袋也成欧洲“过冬神器”,今年出口欧洲订单翻倍。
在义乌做日用品批发的陈女士也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热水袋这种产品中国人更熟悉,我们的热水袋出口到意大利最多。”2020年,在意华人超过32万,数量仅次于法国和英国,而在意大利中北部城市普拉托,当地统计部门的数据显示,华人占比甚至达到了14%。
9月26日,在义乌经营老牌热水袋“上海永字”工厂直销的商家骆女士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今年出口欧洲的订单几乎翻倍了,往年最大的客户也就下单90万件左右,而今年最大的客户直接下单了200万件。”
欧洲古时候怎么过冬?
欧洲中世纪的平民也没有钱有些平民连好一点的炉火都烧不起的,条件不好的就是能穿多厚穿多厚,羊毛,亚棉,能往身上套的绝不放衣柜里。过冬有壁炉,但木炭肯定不是谁都消费得起的,一般而言肯定都是烧秸秆,贵族一般也不会用热水取暖过冬,他们在家里都有炉火,皇室建设的材料比较结实耐用,所以不会漏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