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猫换太子的故事(真的有狸猫换太子的吗)
京剧里“狸猫换太子”的桥段你有没有得到?历史上真的有过类似的“互换案”吗?
通过对宋代历史的梳理,我们可以梳理出一条线索,被调换的太子原型很可能是宋仁宗的赵真。北宋仁宗的身世一直笼罩在迷雾之中。我们知道他的生父是宋真宗,但谁是他的生母呢?不同的史料给出不同的解释,以至于现代人不知道该听哪个历史学家的。
【资料图】
今天,我们就来重新厘清仁宗身世之谜,以及他与“一只狸猫换一个太子”这一著名段子的关系。
可以说,仁宗虽然不是北宋最有能力的皇帝,但绝对是最幸运的一个。我们知道,古代皇帝的生育能力普遍很强,每个皇帝都有很多孩子。所以历代都有王子兄弟之间争夺皇位的政治斗争,几乎每个王子都是争夺皇太子的赢家。
然而,赵真根本没有这种担心。为什么?因为老爹宋真宗只有一个儿子,独生子!从赵真出生开始,就没有哥哥和弟弟跟他吵过架,也没有必要考虑父亲爱不爱他。说白了,如果赵真想当皇帝,他只需要等他的父亲和他的父亲踢他们的腿,他就可以自然地坐在龙椅上。
按照史学界的既定说法,赵真的生母是一名低级宫女。仅仅从她的生母身份,我们就能看出赵真是多么幸运。一般来说,像赵真这样不是官员的王子,不仅没有资格在其他朝代登基,就连被父亲封为“某某国王”的可能性也很小。
可以说,如果宋真宗只有一个儿子,赵真可能会像历史上的大多数儿女一样,从历史的编年史中消失。
宋真宗是一个浪漫的皇帝。除了的妻子刘,这位皇帝还多次在外风流,欠下了许多风流债。因为宋真宗的生育能力一般,估计他有精子活性低等生理问题,所以这些女性没能为他留种。正当宋真宗挣扎的时候,上帝跟他开了个玩笑。
有一次,喝得酩酊大醉,爱上了宫里的一个名叫李的宫女。皇帝有生理需求,宫女们自然无法抗拒。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这次意外的相遇,在这个不知名的宫女身上,生出了一颗龙种。(不同史料中,李怀孕的情节略有不同,如“借腹生子”等。)
宋真宗喜出望外,急忙派人去侍候他。估计宋真宗也有自知之明。按照他自己的生育能力,不知道什么时候想再生一个儿子。因此,宋真宗告诉宫人,她必须保护怀孕的“准妈妈”,因为她肚子里有大宋江山的希望。
在宫人的精心呵护下,小王子顺利出生。宋真宗计划尽快让他刚出生的儿子储君出生,以防万一。然而,当时宋真宗面临一个大问题,那就是小王子的身份不是他自己的。在那个讲究出身的年代,“走出自己的家门”和“走出自己的家门”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如果不是因为裴元的长子,他虽然可以继承王位,但难免会被大家指指点点。
我该怎么办?
会不会废除元皇后刘,代之以李皇后?
显然,这是不靠谱的。
刘皇后为了让独生女得到正统的继承权,在的默许下,把婴儿抱到自己的卧室里,当作自己的儿子抚养。
的生母,李,只是一个低级的宫女。虽然她因生下儿子而被封为“重阳郡王”,但她仍然没有资格养太子。覆水难收。李什么也说不出来。他只能忍受与儿子分离的痛苦,看着女王的人把孩子带走。(还有一种说法是被刘皇后偷走了,这也是“狸猫换太子”的由来)
好在无儿无女的刘皇后待如己出,对他很好,给了他最好的成长环境。因此,一直视刘为亲生母亲(还有一点就是不知道他的身份)。宋真宗是一个不可靠的皇帝。他立小王子为太子后,觉得自己完成了使命,不再勤政。将军们的国事都交给了右大臣和皇后,他做了几年逍遥自在的皇帝。真宗死后,赵真自然而然地成了皇帝,辅佐宋仁宗。
但是,刚刚坐上龙椅的小皇帝才十三岁,年龄和能力都远远不够。所以当时的国家大事还是由刘夫人的后代掌控。
刘太后虽然不是什么大野心家,但还是有一定的心机城府的。为了稳固自己后宫主人的地位,她不断地扶持外戚,雇用马屁精。好在刘皇后当政时局势稳定,所以没有大的麻烦。刘皇后和历史上的女政治家一样,逐渐尝到了权力的甜头,不愿意把权力下放给仁宗。
可怜的,处处受刘太后的控制,连娶妻的事都要刘说了算。本来比较喜欢张,想立她为皇后,但在刘的干预下,只好违心地立了郭为皇后。也许是因为生活处处不如意,年轻的赵真只能表达自己对书画的喜爱。不得不说,的后代在搞艺术方面还是蛮有天赋的,除了北宋初期的两位武将,他们身后的赵的后代都是十足的“文模”。
刘太后死后,仁宗终于掌握了实权。宋仁宗皇帝,虽然他在艺术上有两把刷子,但他的政治水平确实很一般。不过,赵真性格豪爽,可以一步一步治理国家,不会出问题。仁宗统治的三十年,风调雨顺,人民安居乐业。在正史中,由于宋仁宗一生政绩平平,史官对他的记载很少。
但民间作家却填补了这空白,为仁宗量身定做了一系列野史传说,丰富了这位皇帝的生平事迹。
说起仁宗的身世,经典的“狸猫换太子”是民间艺人“脑洞大开”的产物。虽然到了这个故事的结尾,结局很令人满意,但这部京剧中的哪些桥段是真实发生的,哪些是艺人杜撰的?
中国的京剧向来以“半真半假”为特点,一些看似荒诞的桥段往往都有其原型。也就是说“狸猫换太子”不是空。
接下来,我们不妨从正史中寻找一下这部京剧与史实的联系。
前文中提到,在一些正史中,提到仁宗即位后很长一段时间都认为自己的生母是刘。当得知(野史中的李皇后)是他的生母时,已经去世多年了。
由此可见,“换太子”的情节是真的。
那么,“狸猫”呢?
虽然是被刘皇后收养的,但是并没有提到换太子的方式,甚至连“狸猫”这个词都没有出现过。
第一次提出“一只狸猫换一个太子”说法的,是清人写的《三侠五义》一书。从这部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和京剧一样的桥段,整个故事的大体结构也和剧本差不多。
因此推测,戏剧家可能是参考了小说《三侠五义》中的情节,创作了《狸猫换太子》的剧本版本。虽然《狸猫换太子》在除了三侠五义之外的其他野史著作中都有提及,但这些野史著作都是在三侠五义之后诞生的。
可以说,“三侠五义”是“一只狸猫换一个太子”这个桥段的原始源头。
我们不能否认《三侠五义》这本书的史料价值。毕竟小说作者比我们更接近宋朝。但是,《三侠五义》毕竟是野史作品。小说家为了引起普通人的注意,编造一些不存在的情节是很自然的。
毕竟小说家不必像历史学家那样对每个细节都那么严谨。所以当时“换太子”是真的,只是刘皇后没有换成狸猫。这个情节是小说家虚构的。
《一只狸猫换一个王子》的桥段为什么会火遍大江南北,成为京剧中最受欢迎的歌曲之一?按照外国人的欣赏观,“狸猫换太子”的火爆是现象级的。
看看这个故事中出现的元素:
第一,皇帝的家务;
二、私生子调查人生经历的狗血桥段;
是三后宫嫔妃的宫斗。
在这三个要素中,我们是否看到了现在各种狗血肥皂剧的影子?
况且,历代观众或读者都不希望在文学、影视作品中看到不可改变的历史故事。大家更想看到的是与正史相矛盾的“爆料”。为什么野史比正史更受欢迎?因为野史比正史更有娱乐性。
至于的真实身世,我们只能确认他是始皇帝的私生子,他的母亲是宫女李,仅此而已。至于他被刘皇后收养,不同正史有差异,我们不必担心。
简而言之,可能是被刘皇后收养的,但他究竟是被“改”还是被“盗”,史学界尚无定论。
但可以肯定的是,在现实历史中,不会出现狸猫换婴儿的情况。毕竟不是傻子,刘皇后也不会蠢到禽兽不如地转投贞。
参考资料:
【续资治通鉴,三侠五义,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