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地震的震级是多少(汶川发生4.8级地震)
(资料图片)
7月14日23时36分,四川汶川发生4.8级地震。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7月14日23时36分,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北纬30.97度,东经103.37度)发生4.8级地震,震源深度15千米。震中距离都江堰26公里,距离成都76公里,都江堰震感强烈,成都、乐山震感明显。
地震发生后,四川消防部门派出水磨镇专职队2车11人赶赴震中查看灾情。同时,阿坝支队地震救援队12辆车79人、成都支队地震救援队9辆车60人已做好集结和袖手旁观准备。
截至记者发稿时,震区建筑基本完好,未造成人员伤亡。
据四川省地震局统计,自1970年以来,本次4.8级地震震中50公里范围内共发生4.0级以上地震120次(含汶川余震)。其中4.0-4.9级地震100次,5.0-5.9级地震15次,6.0-6.9级地震4次,8.0级地震1次。
地震发生后,很多网友猜测是不是2008年汶川地震的余震。
关于这个问题,四川省地震局表示,此次地震位于汶川余震区南段,是汶川余震区的一次起伏活动。
成都理工大学教授王芸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次地震是2008年汶川地震的余震。他说,此次地震的余震没有“有效期”,震后几十年仍有可能发生余震。
7月15日上午,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王茜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如果这次4.8级的地震只叫‘余震’,那就太简单了。还应该有新积累的压力释放成分。”
王茜解释说,地震发生后,马上会有新的应力积累,但其积累速度非常缓慢。所以,如果大地震后一两年内发生地震,主要是前期应力释放的结果,可以称之为余震。比如地震后,一年内该地区又发生了4.8级地震。因为这么大的压力不可能在一年之内积累下来,所以是余震。
但随着时间的延长和新应力的积累,如果再发生地震,可能是新积累的应力释放的结果,不能简单地称为大地震的余震。“昨天的地震明显有新的应力释放成分,不完全叫余震。”王伟说。
"应力更可能在断层带积累,这是一个因果问题."王伟解释说,其他地方会有应力积累,但那里不容易断裂,但断裂带容易断裂,更容易积累应力。“它像一块布。如果不用剪刀剪,就不容易断。但如果你切了一个洞,就很容易再撕了。”
王伟说,压力的积累是正常的。“但要积累8级地震所需的应力需要很长时间,可能需要数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