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新闻网-主流媒体,廊坊城市门户

天天最新:捷克斯洛伐克(好合好散的捷克与斯洛伐克)

2022-08-11 15:28:31 来源:刀哥百科

捷克斯洛伐克(捷克共和国和斯洛伐克,彼此友好)

如今,60岁左右的人对捷克斯洛伐克并不陌生。这个工业制造能力水平很高的国家生产的拖拉机和轻机枪,给几代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但是,对于捷克和斯洛伐克的历史,或许有些人还是太清楚了。至于捷克和斯洛伐克,1918年10月28日合并,1992年12月31日分离,可能就更不清楚了。

其实捷克和斯洛伐克是世界上少有的国家相处融洽的例子。在一起74年,他们创造了二战后经济发展的奇迹,是东欧经济最发达的国家。然而,1993年1月1日,他们宣布和平友好分手,成为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主权国家。那么,问题来了,捷克和斯洛伐克当初为什么走到一起?那你们为什么和平分手?


(资料图片)

抱团在磨难中取暖,结缘。

捷克人和斯洛博丹人的博客Vulcans都起源于西斯拉夫人。公元5世纪到6世纪,西斯拉夫人从家乡迁移到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也就是现在的捷克和斯洛伐克。公元623年,红豆博客在这一带形成,萨摩公国西斯拉夫部落联盟形成。

9世纪初,建立了大摩拉维亚帝国。但建国之初,受到了匈牙利祖先马扎尔人的威胁。为了寻找优良的牧场,生活在乌拉尔山脉的游牧民族马扎尔人向西迁移。在此期间,马扎尔人和大摩拉维亚公国之间发生了多次战争。

公元906年,匈牙利王国吞并斯洛伐克,大摩拉维亚国崩溃。10世纪上半叶,以布拉格为中心建立了捷克共和国。公元1212年,捷克公国改为波希米亚王国。虽然阻挡了匈牙利人的入侵,但毕竟国小民弱,最终还是数次被吞并。公元1526年,以德国人为主的哈布斯堡王朝吞并了波希米亚和匈牙利。此后,捷克和斯洛伐克被哈布斯堡王朝殖民,失去了独立。

19世纪,法国大革命席卷欧洲,反抗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的浪潮此起彼伏。此时的奥地利在对外战争中节节败退,使得奥地利的民族矛盾日益突出。尤其是缓和德国人与第二大民族匈牙利人的矛盾,以及在普奥战争失败后被排除在德国之外。1867年,奥地利和匈牙利贵族通过谈判达成协议,建立了以德国人和匈牙利人为主的双重帝国。

因此,在奥匈帝国内部,包括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在内的少数民族地位低下,备受压迫。为了摆脱和反抗德国人和匈牙利人的统治,两者都起源于西斯拉夫人。语言相近,历史境遇相似的捷克和斯洛伐克感觉自己很弱,于是抱团取暖,抵抗共同的敌人就成了最好的选择。

结果,奥匈帝国在一战中的拙劣表现,坚定了两个民族建立统一捷克斯洛伐克的信心。1918年5月30日,两族代表在美国签署了《匹兹堡协定》。同意组建捷克斯洛伐克,彻底脱离奥匈帝国。

法、英、美等列强为了尽快肢解奥匈帝国,于1918年6、8月承认捷克斯洛伐克。随后,许多国家承认了捷克斯洛伐克。1918年10月18日,捷克斯洛伐克发布《华盛顿宣言》。28日,两国走到了一起,一个新的国家捷克斯洛伐克正式诞生。

在分离中,产生了隔阂和不和。

同为西斯拉夫人祖先的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虽然生活在两个地方,但并不影响他们在磨难中彼此接近、结缘的感情。所以在奥匈帝国的时候,双方互相拥抱取暖。然而,由于历史原因,他们生活在两个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彼此认同。

他们之间的差距发生在14世纪到15世纪欧洲的“黑死病”和“大分流”时期。黑死病使欧洲成为死亡陷阱,三分之一的生物死亡,导致劳动力短缺。随着大分流,他们都生活在捷克斯洛伐克,却有着完全不同的命运。捷克受德国影响,城市经济发达。匈牙利控制下的斯洛伐克成为农业区。

即使在奥地利帝国和奥匈帝国统治时期,这种差异也没有得到任何改变。奥地利的捷克,因为矿产资源丰富,是帝国不可或缺的工业基地。当时帝国80%的工业产品都产自捷克。所以捷克很有钱。

匈牙利的斯洛伐克比不上捷克。在帝国的农业区,大多数斯洛伐克人成为封建农奴,被匈牙利贵族困在土地上,不仅没有受教育的权利,还遭受奴役、压迫和歧视。结果只有300万人口的斯洛伐克不堪忍受匈牙利的压迫,在1914年前有近50万人逃往美国。可见当时斯洛伐克是惨不忍睹的。

这样,奥地利的捷克人和匈牙利的斯洛伐克人在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有很大差距。

也就是说,当捷克和斯洛伐克面对侵略成性的共同敌人奥匈帝国时,这种隔阂变成了次要矛盾,淹没在合作中。但是,当共同的敌人消失后,这种差距就成了主要矛盾。

发展中差距拉大就分手。

奥匈帝国作为一战战败国,受到协约国的严厉惩罚而分崩离析,其版图上出现了许多民族国家。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奥匈帝国的解体,大量的德国人和匈牙利人成为一些国家的少数民族。

这个时候捷克斯洛伐克有很多德国人和匈牙利人。其中,绝大多数德国人是因为想回归德国而居住在苏台德地区,从而苏台德地区问题成为德国与捷克斯洛伐克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当然也为希特勒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提供了理由。

二战后,捷克斯洛伐克的民族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因为德国人被赶出了国门,匈牙利人和斯洛伐克人进行了民族互换,捷克斯洛伐克从一个多民族国家变成了捷克斯洛伐克民族为主的国家。

而且经济发展迅速,70年代年均两位数增长。它是东欧最发达的国家。但在历史上,捷克一直以工业著称,经济发展水平一直高于斯洛伐克。但为了实现均衡发展,联邦政府一直采取偏袒斯洛伐克的政策,并大力投资建设,使得斯洛伐克的经济发展比捷克快得多。

1970年以后的十五年里,捷克斯洛伐克的国民收入增长了80%以上,而斯洛伐克的增长率是捷克的近4倍。这让富裕的捷克人感到极度不平衡,认为不公平。斯洛伐克人不感激联邦政府的好意。因为他们认为联邦政府把所有的污染企业都带到斯洛伐克去了。

由于历史原因,斯洛伐克的文化水平远不如捷克。所以捷克斯洛伐克建立后,斯洛伐克几乎所有的社会公职人员都是捷克人。捷克人是掌握联邦权力的主要力量。斯洛伐克认为这和匈牙利人的统治差别不大,要求独立的呼声越来越高。

上世纪80年代,包括捷克斯洛伐克在内的东欧国家经济停滞,内部矛盾爆发。在东欧剧变的冲击下,1989年11月,天鹅绒革命推翻了捷克斯洛伐克红豆博客现政府,新政府决定实施放开价格、大幅削减或停止国家补贴的“休克疗法”,挽救濒临崩溃的经济。结果,斯洛伐克经济遭受重创,失业率飙升。1992年,斯洛伐克的失业率几乎是捷克共和国的五倍。

“休克疗法”不仅没有挽救国家经济,反而加剧了经济和政治危机。再加上历史隔阂难以了结,使得捷克和斯洛伐克只能选择分手。

经过多次协商,捷克和斯洛伐克终于在1992年友好分手。1993年1月1日,捷克和斯洛伐克同时成为主权国家。

结束语

因此,捷克共和国和斯洛伐克之间没有历史恩怨、人口和领土争端。相处融洽的经历成为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的美好回忆。所以两国从分手开始就一直是好朋友。时至今日,两国始终没有忘记过去的命运,延续着两国总统任期内出访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国家互为对方的传统。这无疑是一个过去的宝藏。

关键词: 斯洛伐克 捷克斯洛伐克 奥匈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