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新闻网-主流媒体,廊坊城市门户

【全球独家】顶级食肉动物?风电机正在消灭鸟类霸主?科学家们说,他们不反对风能

2022-07-25 22:44:07 来源:刀哥百科
综述

在全球环境日益恶化,温室效应影响巨大的背景之下,各国都开始寻求新能源的开发,都在改良以矿产资源为主的资源结构。


(资料图)

一是因为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二是矿产资源燃烧会挥发出大量温室气体。

现阶段使用较多的清洁能源有太阳能、风能、水能等,这一类资源依靠自然环境,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风能作为一种新型清洁能源,在世界各国都很受欢迎,一般会在风力强的地方建立风力发电厂,发电厂的风力发电设备叫风电机,有点类似于大家小时候玩的“风车”,大多是三片扇叶。风力发电不止环保,发电量也十分可观。

但是最近有生物学家表示,风力发电对于鸟类的危害极大,尤其是大型“猛禽类”。据悉,每一年都有大量的“鸟类霸主”死于风电机的扇叶绞杀之下

可空中的范围那么大,难道鸟类不能自主躲避吗?还有环保学家因此建议停止风力发电,这种因噎废食的行为真的可取吗?下面就带大家走进风电机与鸟类之间的“恩怨情仇”。

风力发电

风力发电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现在在全球的多个国家中都被广泛利用。并且风能相较于海洋能源、水能等其他新能源,其成本更低,成为了电力产业中的新兴产业,发展迅速。

风能的实际意义就是利用空气移动时产生的动能进行发电,实际可利用的风能与实际风速和空气密度有着密切关系,风能功率由公式P=1/2 DV3计算得出,其中D和V分别代表空气密度和风速值。

全球风能的总量约有2×107MW,约为可开发水能的10倍

我国10m以上的风能资源总量约为32.36亿kW,实际可供开发的量按上述总量的1/10估计,并考虑风能转换装置风轮的实际扫掠面积,再乘以面积系数0.785,得到中国10m高度层实际可开发的风能储量为 2.53亿kW。

由此可见,其总量还是非常可观的,并且风能属于可再生的无污染资源,在开发时不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大范围破坏。

全球首个开始使用风力发电的国家是丹麦,大约在1890年时他们就开始建造风力发电站,目前风力发电量占全国总发电量的17%

在石油价格进行一段时间的狂飙之后,全球其他国家也开始修建风电站,以此节约资金。目前德国的风力发电量排在世界首位美国紧随其后,2020年时风力发电产生的总电量占到了全球总电量的12%左右。

风电机的主要组成部分有:发电机、电力机、升速齿轮箱、塔架、控制系统。

风电机发电时的最理想的风速范围6~8m/s为了保护发电机在风速超过13m/s 时,开始自动减速。当风速达到24m/s台风般的速度时,叶片则停止运转。

除此之外,由于风电机的容量决定着发电成本,这些年来风电产业发展迅速,目前的风电机组容量已经从1980年时的200kW达到了3MW

正是因为风力发电不仅环保而且便宜,所以被人们认为是最棒的可再生能源,但是科学家的相关研究也向我们展示了它存在着一些弊端。

风电机对鸟类的影响

经过科学家们长时间的跟踪与观察,发现风电机对于鸟类的生存生态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通过比对鸟类撞击风电机的数据后我们发现,死亡的鸟类之中猛禽占比可达54.3%,比如位于美国阿尔塔蒙特山口的风电场(Altamoss Pass),一年因为撞到风电机死亡的金雕有80多只,而秃鹫更多,大概有400只左右。

印度班加罗尔的一家研究所也发表过关于风电机绞杀大型猛禽,使得生态圈紊乱,失去天敌蜥蜴老鼠等大量繁殖的报道。

那么看起来平平无奇的风电机究竟为什么能够成为新型顶级“食肉动物”?这些在捕猎时反应如此机敏的猛禽又为什么接二连三地死于涡轮之下呢?关于风电机对于鸟类的影响,主要从以下三点来谈谈。

首先,鸟类撞击风电机和它们自身有着非常大的关系。前文中提到的“鸟类霸主”,如秃鹫、金雕还有老鹰等,它们在飞行时是需要利用地形的上升气流来为自己抬升飞行高度的。

因此虽然风电机的高度一般在120m左右,鸟类飞行高度在300m左右,大型猛禽可以飞得更高,按理来说它们撞击到涡轮扇叶的几率不大,但是由于飞行机制、自身体型以及日常中低飞捕食的原因,它们会经常撞上风电机。如果是恰逢迁徙时期的鸟类,鸟类一般会持续飞行很久,飞行高度就会有所下降,也容易撞上风电机。

其次,是自然条件。鸟类的视力还是非常优秀的,但是如果遇见了大风、大雾、下雨等天气时,鸟类会降低自己的飞行高度,因此这时与涡轮扇叶撞击的几率也会增加。还有就是在夜晚,鸟类会受到强光源的吸引,因此撞上风电机。

如果风电机的位置又正好位于山脊之上,这恰好是鸟类迁徙的必经之路,在鸟类翻越过山脊之后很容易就与位于迎风坡的风电机迎头撞上。此外,大型猛禽类,如秃鹫、老鹰有在山口处盘旋的习惯,这里的风电机更加容易发生绞杀它们的意外。

最后就是风力发电厂的选址问题了,大多处发电厂只考虑了风力是否充足,环境是否空旷等因素,这是从风力发电的经济层面来考虑的。但是并未考虑到修建当地的鸟类栖息情况,因此经常会将风电机建在鸟类密集的地方

毕竟鸟类的智力有限,即使良好的视力可以让它们有效的躲避视障,但是风电机的密集程度会让它们有时不得不撞上。

再者,一些鸟类会在风电机的扇叶里面筑巢,在风电机突然启动时它们没有警觉,因此被绞杀。风电场附近的电线也是隐患,据统计在美国加州的一处风电场,仅仅一日,水禽撞击电线导致死亡的数目就可以达到200只。

风电机建造地址建议

科学家提出,风能的开发与鸟类生态圈的保护并不是对立的,也不会因为鸟类撞击死亡事件的频繁去反对风能的开发。相反,人类作为地球的主人,要爱护其它的动物,寻求和谐共处的条件。

因此他们提出在关于风力发电厂选址和风电机建造时应当提前了解当地鸟类的栖息情况,科学地进行选址,尽量避免风力发电与鸟类的栖息产生冲突。

如果风电机破坏了鸟类的生态平衡,这个结果是不可逆的,并且还会影响到当地的整体食物链情况,这样是得不偿失的。

综上所述,科学家建议,风电机应该尽量避免在鸟类栖息地、迁徙路线、鸟类觅食地这些地方建造,而且风力发电厂的整体大小和风电机的布局策略,也要考虑到鸟类在飞行时可能发生的意外因素。

比如说,针对鸟类在觅食时低飞容易撞击风电机,尤其是猛禽类的情况。可以为它们建立其他的捕食区,位于风力发电厂附近,避免它们的猎物,如老鼠、蜥蜴等频繁出现在风电机运行的范围之内,为它们创造可以替代的觅食地区。

还有对于风电机的布局排列,要考虑鸟类飞行时的情况,尤其是大群的迁徙鸟类。因此风电机之间的距离不能过于紧密,疏松一点方便鸟类从中穿越。在排列布局上,最好与鸟类的飞行方向处于平行,避免鸟类在飞行时穿梭于各个风电机之间,发生撞击意外。

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农田中赶鸟的传统方法。在风力发电厂的周围,播放相关的音频干扰鸟类,使得它们不远靠近风电场,减少撞击意外。

或者是在附近建立起完备的监测机制,在鸟类闯入风电机附近时发出预警,使用干扰设备驱赶它们。还可以结合对鸟类观察的资料,确定它们的迁徙和频繁活动时期,短期关闭发电厂,使它们活动更加自由。

总而言之,科学家认为风电机造成鸟类死亡的情况是可以控制和改变的,这或许需要在选址建立时牺牲掉一小部分的经济利益,但是却能够保障更多鸟类的安全,现在大多国家都已经在风力发电厂附近建立起了鸟类的保护地带,在这样的努力之下,风电机绞杀鸟类的惨剧应该会少很多。

我国的风力发电

因为国土面积辽阔,我国的风力发电资源非常丰富,在世界范围之内,可以排到前三,主要的分布在我国的西北、东北和华北的部分地区,这些地方大多地广人稀,土地的空旷利于风力发电厂的建设。

细分之下新疆、甘肃、内蒙古属于第一梯队,风能资源的总量约为107540MW黑龙江、吉林和我国的东部沿海岛屿发电占比较少一些。这些地方季节特征非常明显,比如在春季冬季时风力很大,风速也非常快,处于干旱地带,年降雨次数非常小,有利于风力发电。

目前中国已经建立起了多座风力发电厂,第一座建立于山东荣城,1986年5月时投入使用。

现在最大的风力发电厂位于新疆乌鲁木齐的达坂城,该处年风能蕴藏量250亿kW·h,30m高处年均风速>8m/s,可装机1000MW。最大的海岛风电场位于广东南澳县,年均风速8.54m/s,有效风能1011W/m2,年有效时数超过7000h。

由于国家的重视,以及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风力发电,我国的风能资源开发还进展还是比较顺利的,接下来主要面临的困难就是将风电机的制造国产化,降低建立和运营资本,以此提高经济收益。

科学利用风能

风能的利用对于全球人类而言是一件好事,在出现影响鸟类生存的问题之后,科学家也积极地制定策略去解决。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既开发了能源又能不破坏生态,风电场的科学选址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因此有些极端环保主义者提出的停止开发风能,过于极端和片面,是不可取的。科学家们也一再表示,并不是反对开发风能,只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科学有效的开发。

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有利于当下的环境,也能够使得鸟类安心的飞翔,可谓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结语

风电机绞杀猛禽的现象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如何科学有效的利用风能是现在需要解决的难题,不过相信很快人类就会归还给鸟类一片蓝天。

关键词: 飞行高度 矿产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