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整点科普
持进化论的人认为,现代人类由一种早已经灭绝的非洲森林古猿进化而来。
这意味着,至少在400万年前,东非大裂谷受地质活动影响形成之前,人类和黑猩猩、类人猿等动物有着共同的祖先。
【资料图】
自然选择下,为了生存,在没有演化出较为成熟的文明、语言表达以及独特的文化之前,早期人类与动物在生活方式、繁衍后代等方面并无差异。
关于这一点,最有说服力的证据是人类在基因和组织结构等方面与灵长类动物高度相似,特别是黑猩猩,基因与人类的相似度达到了96%以上!而且,人类许多行为方式和习惯,甚至包括情绪和情感,在许多动物身上都有所体现。
美国一项研究表示:
人类及动物都具有繁衍后代的本能和需求,并且天生能够分泌出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同时,人类的求偶方式和动物很相似,通过追求异性、寻找配偶来达到生育后代的目的。
但是,在纪录片《动物世界》中,几乎90%以上的动物都有固定的发情期,这些动物只有在发情期时才会依靠本能进行交配,其余时候更多的是服从于求生存的本能。
发情期指的是哺乳动物中,性成熟的雌性生物只有在特定季节中的某个时期才具有繁衍后代的本能和怀孕能力的一种生殖周期现象。
这一点与人类差别很大,因为作为高级动物的人类并不存在所谓的“发情期”,而是随时都可以,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动物为什么会有固定的发情期?一般来说,动物的发情期普遍发生在春秋两季,主要受季节、气温以及环境等条件制约和支配,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
夏冬两季气候较为极端,大多数动物会选择夏眠或冬眠的方式求得生存,生育的本能被抛诸脑后;春秋两季气候宜人,动物的生存条件和生活物资有所保障,便会触发繁衍后代的本能。
但是,由于全球各地气候及环境的差异,不同动物、不同地区同类动物、同类动物不同性别的发情期各不相同。
比如,大熊猫和黑猩猩的发情期不同,雄螳螂比母螳螂的发情期要提前一些等。
虽然发情期不同,但基本上同种类动物都是固定的,这是基于自然规律做出的选择,目的是为了能够让下一代具有更加充裕的食物和适宜的温度,从而达到扩大种族数量的目的。
这就和人类为了避开酷暑或严寒时期坐月子而做出严苛的备孕计划是一个道理,只不过人类要更为自由,因为人类繁衍后代的能力不受季节环境的制约,也不存在固定的发情期,只要身体条件允许生育即可。
人类为什么不像动物一样有所谓的“发情期”?“发情期”主要指的是雌性动物在某个特定的时期,生理上具有吸引异性、排卵和怀孕能力的一种生殖现象,在人类中对应的性别即女性。
女性隐藏了自己的排卵期
事实上,动物交配完全是出于繁衍后代的本能和需求,不在发情期内的动物几乎不会出现任何交配现象。
但是,经过几百万年的演化,人类已经能够将繁衍后代的行为和生育两种目的完全分割,它们并不是因为—所以、必要—非必要的逻辑关系。
更重要的是,随着文明的进步,人类(特别是女性)隐藏了自己的发情期(即排卵期),许多男性从肉眼的角度无法直观地知道一个女性是否处在排卵期,结果就是繁衍后代的行为不一定会产生生育的结果。
人类具有强烈的主观能动性
从古猿演化到现代人,人类的脑容量不断提升,从650毫升扩大到1280——1700毫升,甚至发展出了复杂的大脑皮层及各种复杂的神经组织。
这种变化的结果促使人类产生了极强的主观能动性,不会完全受激素和生理本能驱使做出繁衍后代的行为,生育后代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做出的自主选择。
人类受社会制约
随着火的使用和技术的进步,人类虽然不受气候和环境制约,但人具有社会属性,要遵守相应的习俗、法制,共同维护好社会的稳定。
动物有固定的发情期在很大程度上与它们没有固定的配偶息息相关,只要本能驱使,找到同类异性即可繁衍后代,而且多数情况下,幼崽出生后仅由雌性照顾,父亲不明;
人类不同,人类遵循一夫一妻制,并且双方都承担着抚养下一代的义务和责任,具有严格的家庭和社会角色。
所以,人类不像动物有固定的发情期,是几万年来自然及社会选择的结果。
女性在演化的过程中,为什么要隐藏自己的排卵期呢?人类没有固定的发情期,主要在于女性隐藏了自己的排卵期,女性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其实,根本目的仍然是为了保证后代的生长发展,根源上仍是出于繁衍后代的本能。
人类需要通过劳动获取生存物资,刚出生的婴儿并不具备主动谋求生存的能力,只能依靠母亲哺乳获得生长的能源。
女性隐藏排卵期,父权则不易混淆,能够促使男性尽到抚养孩子照顾妻子的责任和义务,让男性更多地为家庭做出努力,进而推动一夫一妻制的发展。
当然,女性隐藏排卵期也能够起到保护自己的作用,在低级文化时期,女性往往处于被动地位,许多男性为了繁衍后代会做出偷抢、侵犯女性的行为。但女性隐藏排卵期后,其行为不一定造成生育的结果,这可以说是女性自保的一种生理本能。
动物有固定的发情期,主要受本能的驱使,人类没有发情期,而是任何时候都可以,主要还是在于文明的进步及自然选择的演化。对此,你怎么看?
—————The End—————
文章地址:https://www.dghbs.net/328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