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设项目的施工中,施工现场经常会出现各种洞口。施工人员在洞口附近作业,容易造成人员和物体坠落危险,危及人身安全。所有开口应根据开口操作进行保护。
建设项目“四口”主要指楼梯口、电梯井口、预留洞口、施工通道入口及其他存在安全隐患的洞口、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1)开口类型
洞口作业防护措施,如设置防护栏杆、大门、格栅、架设安全网等。不同条件下的防护设施。
1、各种板、墙的洞口应根据其尺寸和性质设置牢固的盖板、防护栏杆、安全栅或其他防坠落设施。
2、电梯井口应根据具体情况设置护栏或固定门、工具门。应在电梯井的每一层提供脚手架。根据当地习惯,井口也可设置固定格栅或实心低墙。在竖井内搭设落地脚手架。
3、未填混凝土的桩孔、未填土的坑槽以及窗、地门、化粪池等处应作为洞口,按规范要求采取防护措施。
4、除防护设施和安全标志外,夜间施工现场和现场通道附近的各种洞口和深度超过2m的洞口也应设置红灯。
5、起重装货港应设置带联锁装置的安全门,同时使用断绳保护装置或安全停车装置;入口走道板应与建筑平行铺设并牢固固定。两侧设置符合要求的防护栏杆和踢脚板,两侧用密目安全网封闭。
(2)洞口安全防护措施要求:
洞口作业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设置防护栏杆、加盖部位、悬挂安全网、安装闸门等措施:
1、楼板洞口可用木盖板覆盖。盖板应能四周均匀放置,并采取措施固定其位置。
2、对于短边长为50~150cm的洞口,必须设置钢管与扣件连接形成的网络,并满铺脚手架板。穿过混凝土板的钢筋也可用于形成保护网,钢筋网的间距不得大于20cm。
3、边长大于150cm的洞口,应在洞口周围设置防护栏杆,并在洞口下方设置安全平网。
4、对于墙上的垂直开口,地面上的所有开口均应配备开关式、工具式或固定式防护门格栅,格栅间距不得大于15cm。也可以使用防护栏杆,栏杆下面有踢脚板。
5、从下边缘到楼板或窗台底部小于80cm的垂直洞口,如果侧落差大于2m,应设置1.2m高的临时护栏。
(3)洞口防护结构要求
一般而言,洞口防护的结构形式可分为三类:
1、洞口防护栏杆一般需要钢管。
2、采用混凝土楼板、钢筋网或结构钢筋或加密钢筋网等。
3、垂直电梯井口及洞口可设置木栅栏门、铁门及各种开启或固定的防护门。防护栏杆的力学计算和防护设施的结构形式应符合规范要求。
(4)网站门户保护设置
1、楼梯出口防护:模板拆除后,在每层楼梯出口处安装临时防护栏杆。临时护栏采用Φ四十八×3.5钢管采用扣件连接。上杆高出地面约1.5m,下杆高出地面约0.6m。用于楼梯踏步采用膨胀螺栓或预留钢筋固定。
2、电梯井口保护:拆除模板后,电梯井口应及时安装防护栏杆。防护栏杆应与钢筋焊接成网,并用膨胀螺栓固定在电梯井壁上。
3、预留洞、坑的保护:预留洞、坑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
(1)地板、屋顶、平台和其他表面上短边尺寸为25cm但不超过2.5cm的开口必须用可防止移动的实心盖板覆盖。
(2)对于楼板表面边长25~50cm的洞口、预制构件安装过程中的洞口和缺件临时形成的洞口,可采用木质盖板覆盖洞口。盖板应均匀放置并固定。
(3)对于边长50~150cm的洞口,必须设置扣件钢管形成的格栅,并在其上填充脚手板或脚手架。
(4)边长大于150cm的洞口,应在洞口周围设置防护栏杆,并在洞口下方设置安全平网。
4、施工现场进场道路附近的各种洞口、坑,除设置防护设施和安全标志外,夜间还应设置红灯警示。各楼梯入口或人员出入集中处应设置上下两层防护棚。悬挂醒目标志。
5、预留洞口的临时防护栏杆和防护板只有在安装正式栏杆或设备后才能拆除,并应随着正式栏杆或设备安装的进度进行拆除。拆除过程中,质量安全员应在现场监督,注意材料堆放,不得随意乱扔,以免伤人。
6、窗台等垂直洞口,从下边缘到地板或底部小于80cm的,如果侧落差大于2m,应加设1.8m高的临时护栏。